本報兩會報道組 吳曉璐
3月8日,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圍繞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今年提交多份提案,其中一項是建議完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2021年向全國推廣,正式進入交易階段并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但是,現階段碳排放配額分配以免費分配為主,供應相對充足,影響了碳市場交易的價格和流動性,造成碳排放權價格整體偏低且交易活躍度不高等問題,難以對企業減排形成有效激勵。”南存輝表示,當前全國碳市場參與主體和交易品種單一,僅納入了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其交易目的同向、風險偏好相似且具有很強的行業同一性。此外,完善的碳排放監測核查體系(MRV體系)是碳市場擴圍的先決條件。但我國MRV體系并不完善,報告與核查制度建立時間短,還需進一步落實。
南存輝表示,當前,歐盟、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等提出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加快了碳關稅的進程。越來越多海外國家計劃加征碳關稅,勢必導致我國對外出口高碳產品成本上升。
對此,南存輝從加強立法、擴大碳市場交易覆蓋范圍、健全碳排放數據監測核查體系、加強綠電和碳市場聯動等多個方面提出建議。
立法方面,南存輝建議,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提升碳交易市場立法層級與效力。加強碳市場配額制度研究,合理評估現有配額發放制度的松緊尺度,在考慮企業履約、減排成本的前提下,適時收緊免費額度,引入配額拍賣制度。
在擴大全國碳市場交易覆蓋范圍方面,南存輝建議,豐富交易品種,將石化、鋼鐵、建材等高耗能行業納入交易主體以改善市場活躍度。同時,通過金融創新盤活存量碳資產,適時增加碳期權、碳期貨、碳債券等碳金融衍生品,逐步完善金融服務。
健全碳排放數據監測核查體系方面,南存輝建議,健全碳排放監測核查體系的政策法規,并推動完善第三方核查機構資格標準,建立可持續性第三方核查制度,推進核查市場化,保障碳排放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與完整性。
對于建立綠電與碳排放權聯動體系,南存輝建議,加強綠電與碳排放權交易的銜接,研究在排放量核算中將綠色電力相關碳排放量予以扣減的可行性。接軌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市場和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促進其進一步融合,推動地方碳普惠市場建設。將企業用于配額清繳抵銷的CCER抵銷比例,從不超過5%提高至10%,完善碳市場向新能源等產業的價格傳導機制。
16:21 | 聚焦全球市場 共探航運指數期貨新... |
16:19 | 莫高股份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28億... |
16:14 | 東方嘉盛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 |
16:12 | 2024年營收不足3億元 蘭州黃河被實... |
16:10 | 甘肅能化2024年實現凈利潤12.14億... |
16:10 | 坤恒順維2024年超三成營收用于研發... |
15:49 | 央行最新部署,事關金融“五篇大文... |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