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邢萌
全國兩會期間,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后盾,銀行業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成為關注熱點。如何加速銀行業高質量發展成為市場普遍關注的話題。記者發現,今年多位人大代表就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資本補充渠道、法律保障等方向提出了相關建議。
建議制定《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條例》
規范不良資產監管與處置
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問題一直是衡量金融風險的核心指標,因此有效化解不良資產對于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保證我國經濟穩中有進發展至關重要。而健康的不良資產處置市場能夠有效化解金融風險,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貢獻力量。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壓力仍然較大,制定《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條例》,推進不良資產處置市場化、法治化迫在眉睫。”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銀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制定《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條例》為銀行業依法合規化解金融風險提供法律上根本性保障,規范銀行業不良資產的監管與處置行為。
劉峰認為,目前,我國對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的規范,更多源于財政部、銀保監會的監管政策性文件,包括辦法、通知以及便函等等。規范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行為迫切需要制定一部適應市場需求和時代發展的法規。因為缺乏不良資產處置的上位法,涉及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的司法解釋亦不豐富。制定《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條例》,不僅可以填補不良資產處置法制上的空白,也可以為司法機關解決涉及不良資產爭議提供法律準繩。
劉峰建議,將《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條例》納入法規制定計劃。鑒于制定《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條例》的重要性,建議將該法規納入國家有關部門立法計劃。有關行業協會、金融監管機構、法律法規起草部門等應針對當前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現狀,開展《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條例》起草工作,對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政策、法律問題專題調研,梳理相關監管規制,以問題為導向,全面收集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不良資產處置方面的法律訴求,做好《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條例》立法基礎性工作,適時完成《銀行業不良資產處置條例》制定工作。
優化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工具
推動差異化監管
新冠肺炎疫情為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挑戰,中小銀行紛紛加大信貸投放力度,資本耗用迅速增加。但是,凈利潤增速低于總資產增速,利潤留存不足以彌補資本缺口。同時,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及落實減費讓利的中央決策部署,導致中小銀行凈息差處于收窄趨勢。
為此,全國人大代表、鄭州銀行董事長王天宇提出了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相關建議。王天宇建議,推動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工具發行的差異化監管。中小銀行數量眾多,面臨著不同的資本補充壓力,不同風險暴露程度,需要采用差異化、多渠道的資本補充途徑。建議綜合考慮資產規模、盈利能力等指標,對中小銀行的分類進一步細化。對于同一資本補充工具,針對不同分類中小銀行,設定不同的發行標準和審批要求,出臺更具體、更適用中小銀行的操作細則。
王天宇建議,進一步優化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工具。建議對中小銀行發行永續債給予進一步的流動性支持;建議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當提高中小銀行自營投資資本補充債券的限制比例,擴大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債券的投資主體和投資規模,放寬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投資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債券的條件;建議完善中小銀行發行可轉債的市場安排;建議將銀行業信貸資產流轉中心作為非上市銀行可轉債和轉股后股權的全國集中交易平臺,提升中小銀行可轉債和轉股后股權交易的活躍度;建議在中小銀行可轉債轉股價格和股權交易價格確定中引入獨立、權威的估值機構,為非上市銀行股權提供統一估值框架下的公允價值參考,提高中小銀行可轉債交易和股權交易的有效性。
加強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法律保障
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
與其他商業銀行相比,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在市場定位、服務對象、組織形態、法人治理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復雜性,亟需加強法律保障,確保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長期穩健發展。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承擔著“政策銀行”和“商業銀行”的雙重職能,在實際經營過程中,部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改制后存在偏離定位、“脫鞋上岸”、離農棄小的現象。因此,需要從法律層面確保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堅守市場定位不動搖。
為此,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趙應云建議,以法律形式明確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性質、定位和宗旨,確保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縣域法人地位穩定,支農、支小、支微的市場定位不動搖,服務“三農”、服務縣域的經營宗旨不變,持續發揮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
趙應云建議,以法律形式明確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實行差異化監管,明確區別于一般商業銀行的差異化監管指標體系;以法律形式明確財政、稅收部門及監管部門對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扶持政策,將已有規定并經過實踐檢驗的涉農貸款增量獎勵、定向費用補貼、涉農貸款貼息、涉農貸款風險補償、稅收優惠、貨幣政策等扶持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增強扶持政策的長期性和穩定性,引導和激勵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持續做好農村金融服務。
(編輯 孫倩)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15:10 | 賽輪輪胎2024年營收凈利創歷史新高... |
15:08 | 三利譜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
15:07 | 招商積余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5.0... |
15:06 | 凱利泰官宣新管理層:蔡仲曦任董事... |
15:05 | 中晶科技2024年扭虧為盈 2025年第... |
15:01 | 北京電信深化生態合作 驅動首都數... |
15:00 | 昆侖萬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