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婷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三棵樹董事長兼總裁洪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為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必須要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在建筑物全壽命周期內,最大程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
近年來,三棵樹在堅持涂料主業過程中,始終堅持踐行“綠色發展”,目前公司已經從創業之初的近萬家行業企業中脫穎而出,發展成為中國涂料龍頭企業,位列全球涂料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前10強,是全球涂料行業成長最快的企業,也改變了行業由外資品牌主導的格局。
發展綠色建筑刻不容緩
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專業統計委員會2020年11月發布的《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20)》的有關數據,2018年全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總量占全國碳排放的比重為51.3%;2018年全國建筑全過程能耗總量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46.5%。這些數據雖然在“十三五”期間的增速放緩,但是年均增速仍達到3.6%以上。
洪杰表示,按照目前的數據預測,全國建筑碳達峰時間為2040年,比國家碳達峰目標的實現時間要滯后10年,而且我國建筑總量持續增長、每年有160億平方米的新建房屋面積為能源利用率僅33%的高耗能建筑,所以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量、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刻不容緩。
對此,洪杰提出三點建議,首先,規范建筑保溫材料和工程應用的相關標準體系,讓綠色建筑更節能。對同一類成熟的保溫材料在全國執行統一的唯一國家標準,由歸口主管部門制定。通過執行統一標準和采信檢測報告的方式,結合放管服改革要求,取消地方保溫材料(系統)備案制度,同時建立市場信用制度和黑白名單制度,并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既有建筑外保溫工程質量排查。
其次,鼓勵種植屋面(屋頂綠化)在國內的全面實施推廣,讓綠色建筑更低碳。在國內許多省市實施的具有顯著固碳和釋氧效果的建筑種植屋面,可以達到碳補償的目的,有利于環境保護和建筑節能。建議針對新建建筑屋面出臺鼓勵發展種植屋面相關政策,可結合國內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將《種植屋面工程技術規程》列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加強與種植屋面相關的科研投入,分步實施,建立國內各地區種植屋面示范研究項目,有序推進國內屋面種植。
此外,加強建筑材料產品和制造過程的健康低碳環保管控,讓產業鏈更綠色。鼓勵供應商企業建立超越國家標準的企業綠色標準和碳排放標準,帶動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實現轉型升級,打造綠色產業鏈。鼓勵加大綠色新材料、新工藝、新應用的研發投入,通過產學研創新聯合體,開發更加低碳、綠色、環保的建筑材料,從源頭上減少材料的消耗。
踐行綠色創新引領企業發展
據悉,三棵樹是涂料行業較早提出綠色發展理念的企業。公司成立19年來,堅守涂料主業,堅持綠色創新發展并受益,公司目前已經把綠色創新貫穿到經營管理環節,同時,建立綠色管理體系和碳排放管理標準,制定超越國際標準的企業綠色標準,打造成涂料、防水、保溫、地坪、輔材、施工“六位一體”綠色建材一站式集成系統。
目前,公司建立了十個綠色生產基地,其中包括一個國家級綠色工廠、兩個省級綠色工廠;同時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和CNAS國家認可實驗室,以及上??茖W研究院,1000多個科研技術人員;打造了健康、自然、綠色的品牌形象,成為大國品牌高端涂料引領者、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官方涂料獨家供應商。
2020年,盡管受疫情影響,三棵樹依然交出了較好的成績單。據公司此前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3.27億元,同比增長39.43%;實現歸屬凈利潤5.01億元,同比增長23.33%。
2021年被稱為“碳中和”啟程元年,而三棵樹在國家“十四五”的宏偉藍圖下,制定了自己的第五個五年規劃。
洪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三棵樹將緊跟國家戰略步伐,繼續秉承“讓家更健康,讓城市更美麗,讓生活更美好”的使命,踐行“綠色創新,樹百年常青樹”的企業發展理念,把綠色發展貫穿到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以人為本的發展模式,打造綠色生態圈和產業鏈,推動企業及行業高質量高速可持續發展。
(編輯 孫倩)
10:30 | 掌趣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加快SLG... |
10:28 | 新智認知:新興業務快速成長 經營... |
10:28 | 開盤僅3分鐘申科股份直掛漲停板 或... |
10:28 | 眾信旅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55億... |
10:25 | 武漢控股攜手高校舉辦第二屆青年雙... |
10:22 | 惠云鈦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布局... |
10:21 | 聯想“一體多端”戰略加速落地 |
10:18 | 良品鋪子2024年營收71.59億元 經營... |
10:15 | 滬市公司并購重組釋放活力 產業協... |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