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打好種業翻身仗,要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加快第三次農作物種質資源、畜禽種質資源調查收集,加強國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建設。
中央一號文件對種業發展的高度重視,讓全國政協委員、蒙草生態董事長王召明感到無比振奮。王召明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蒙草生態自2008年起就開始收集植物種子,至今已收集全國植物種質資源圖文數據信息6萬余條。
“‘打好種業翻身仗’的提法讓公司上下得到了很大鼓舞,全體蒙草人將繼續扎根田間地頭,以期豐富我國植物種質資源的保存數量,完善種質資源保存體系,同時為研究、合理開發及利用植物種質資源提供更加豐富的物質基礎和技術支撐。”王召明表示。
呼吁建立國家級種質資源庫
“種業翻身仗”怎么打?王召明認為,建設統一的國家級種質資源庫將為我國種業和農業現代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他建議,組織建設“國家特色種質資源庫”,把全國各地有特色的種質資源都收集、鑒定、評價、保護起來,形成國家特色種業發展體系。
對于種質資源這一話題,王召明無疑是最具發言權的企業家代表。從2008年開始收集、開發、利用野生植物種子,到2011年著手建設草種資源庫,如今的蒙草生態已擁有國內數據和規模較為領先的鄉土植物種質資源庫。談到做這件事的理由,王召明表示,種質資源是推動現代種業創新的物質基礎,是推進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芯片”,更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推進畜牧業發展、維護生物多樣性的戰略性資源。
“目前我國僅生態修復用種、牧草用種、草地草坪用種三大類產品就有七成以上依賴進口。摸清我們特色種業的家底,盡快研發出一批特色農作物種子、鄉土草種、牧草種子,有了‘順國情、合地情’的特色品種就不會再被國外‘卡脖子’,這也是‘種業翻身仗’的關鍵所在。”王召明說。
王召明認為,種質資源收集和保護工作的當務之急,是要摸清植物種質資源(野生植物、牧草、農作物)家底,加強收集珍稀、瀕危、重要鄉土草種種質資源。同時盡快建立起涵蓋種質資源庫、種質資源圃,集鑒定、評價、選育功能齊全的一體化資源保護開發利用體系。
以草種業為例,據王召明介紹,我國生態環境治理、退化草地修復、退耕還林還草、現代草牧業發展、種植業結構調整、城鄉綠化美化對優質草種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但從目前的情況看,生態修復用種質量低,適應不同生態條件的優勢草種不突出,城鄉綠化用種也多為耗水型進口品種。在草品種繁育方面也存在新種質創制速度慢、高產抗逆的突破性品種短缺、已培育的新品種缺乏育繁推體系、品種混雜退化等問題。優質草種產業發展滯后已成為影響生態保護建設和草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
啟動“百萬采樣計劃”
2020年,蒙草生態啟動了“百萬采樣計劃”,公司擬利用8-10年的時間,在全國范圍內采集植物種子、植物標本、土樣、水樣等100萬份(套),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夯實大數據平臺的底層數據。
“特色種業發展要跳出傳統農業思維,建立各地鄉土種業數字化體系,每一個區域的每平方公里,水土氣條件不一樣,原來有什么種子、現在適合種什么、種多少、種得怎么樣、防病防疫、預測收成等等,坐在炕頭就能管到地頭,這就是種業數字化一張網。”談到該采樣計劃的初衷時,王召明對此解釋稱。
記者了解到,蒙草生態旗下的“小草諾亞方舟”種質資源庫中,已收集儲存鄉土植物種質資源12000余份,植物標本近10萬份,土壤樣本近140萬份,生態大數據系統收集全國植物種質資源圖文數據信息近6.2萬種。
王召明建議在種質資源庫的基礎上,進一步建設特色種業數字化系統,把具有我國地域特色、我國獨有的特色種子更好地保護應用起來。他還建議在全國2200個農業縣的農作物資源普查中,加入特色種業數字化應用體系,積極拯救我國上世紀80年代前后丟失的好多區域的特色種子,例如西北的小果沙棘、東北的大豆、河套的小麥、北方耐寒的牧草、道地的草藥等,同時設專項獎勵資金、制定保護機制和發展政策。
事實上,除了保護和研究外,種質資源還具有較強的產業化潛力。以蒙草生態旗下的“快樂小草”為例,目前“快樂小草”已成功建植20多塊標準足球場草坪,涉及國家體育場(鳥巢)附場、國家北方足球訓練基地、西安奧體中心、渭南奧體中心、寶雞體育場、呼和浩特體育場足球場等。其中,國家北方足球訓練基地、呼市體育場足球場經過國際足聯指定實驗室labosport測試,被認證為專業競賽級別,可舉辦國家級、世界級比賽。其他場地的國際認證也在進行中。
生態修復業務取得長足發展
在王召明看來,挖掘、保存、研究鄉土草種的最終目標是利用到生態修復中,而這也是蒙草生態成立的初衷。30年來,蒙草生態從鄂爾多斯黑岱溝生態修復工程起步,累計修復礦山、邊坡3600多萬平方米,完成工程產值近20億元。
2020年,蒙草生態的礦山修復業務取得了良好進展,年內分別與平煤集團、準能集團等大型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先后承建了多個礦山修復項目。此外,與礦山修復有關的科研技術也得到大幅提升。2020年,蒙草旗下的礦山公司編寫專利5個,已經提交審查,完成了鹽堿地改良標準初稿的編制和礦山修復重大專項的申報工作。
王召明表示,蒙草生態在生態修復領域取得的成績,與公司十幾年來積累的豐富種質資源密不可分。因為種質資源的匱乏,我國曾在生態修復和生態建設時“繞了遠路”,而很多生態修復工程效果不及預期的直接原因,就是栽種的物種并非完全適合當地地貌。近年來,在種質資源庫的幫助下,蒙草生態已成為我國生態修復領域的重要參與者。
截至目前,公司在研科研項目42個,自擬科研項目13項,涵蓋種質資源收集評價與特色鄉土植物選育,退化、沙化、鹽漬化草原生態修復集成技術,土壤與礦山生態修復,運動草坪建植推廣,生態大數據平臺建設等眾多研究領域。
記者注意到,“國家林業草原風蝕沙化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內蒙古草原生態修復國家長期科研基地”兩個國字號科研基地在2020年相繼獲批,這也證明了蒙草生態在生態修復領域的技術儲備已得到國家認可。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