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我認為疫情對中國的房產市場影響只是暫時的。”5月27日,全國政協(xié)委員、房天下董事長莫天全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在他看來,中國房地產行業(yè)完全可以抵御疫情的沖擊。
莫天全告訴記者,今年三月后,房地產市場正在恢復,房價也趨于穩(wěn)定沒有大幅的下降或上漲,上下行幅度不到0.5%都是屬于正常的,“四月以來,房地產市場交易量已經有比較大的反彈,市場恢復很快”。
線上賣房業(yè)務量持續(xù)提升
今年房地產市場將相對穩(wěn)定
房地產行業(yè)近年來正面臨轉型升級的挑戰(zhàn),此次疫情也為房地產行業(yè)帶來了較大的危機。
“但我們同時要看到,從政府到開發(fā)商到購房者等,房地產基本面沒有變化,政策層面沒有,開發(fā)商等層面也沒有太多的變化,購房者仍然需要買房子。”莫天全對《證券日報》記者談道。
在莫天全看來,疫情推動了房地產行業(yè)在銷售渠道領域的革新,并帶來了新的機會。
具體來看,莫天全告訴記者,房地產行業(yè)在積極拓展線上銷售渠道。直播看房、VR看房、網上房交會等在線形式幫助無數有需求的用戶與開發(fā)商中介等服務商達成交易。“疫情期間線上賣房相關業(yè)務量一直在上升”。莫天全如是說。
“政府已經做了很多事情,并且很有效。”莫天全告訴記者,實體政策降低了稅率,并向企業(yè)和人民提供補貼,使其直接惠及人民和中小企業(yè)。“在這些政策的支持下,我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在今年剩下的時間里將是相對穩(wěn)定的”。
消費需求仍然在。莫天全指出,疫情期間,購房者越來越認同房子的投資價值,并產生對于郊區(qū)房子的向往;對健康住宅也會有新的需求,比如更關注戶型和住宅的通風等。
“房地產企業(yè)要積極關注這些變化,并及時應對。”莫天全表示,“我認為,未來房地產行業(yè)的格局變化就看哪些企業(yè)能抓住后疫情時代政策和市場的新機會。”
避免中介機構形成壟斷格局
建議不要著急出臺房產稅
今年兩會,莫天全帶來了四份提案,在《建立國家住房市場監(jiān)管機構,維護“房住不炒”良性環(huán)境》的提案中,莫天全建議預防部分城市逐漸形成中介機構高市場占有率的壟斷格局,加強對寡頭企業(yè)監(jiān)管,保障行業(yè)回歸到健康有序的競爭中來。
“我認為市場的集中度越來越高,這不是一件好事。”莫天全進一步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比如北京等核心城市,一些中介公司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50%~60%,這就很容易形成對房源和客源的壟斷,影響房價和市場透明,破壞住房市場的健康發(fā)展。”
在莫天全看來,當行業(yè)良性競爭局面被打破,就意味著壟斷機構有收費和對房價的話語權和定價權,房價將不再是市場的房價,而是某些壟斷機構或者壟斷資本操縱的房價。尤其是近些年,資本進入了房產領域之后,通過高價獲得房源,占有高份額的市場,不僅推高了房價,使得房價偏離市場基本面,也推高了某些收費的標準。
“而最終這些成本都要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因為商業(yè)資本肯定是逐利的。”莫天全強調。
在莫天全看來,如果市場壟斷情況有所改善,那么整個市場和房價都會朝著符合市場規(guī)律和國家調控目標的方向發(fā)展。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提到房地產稅,此事引發(fā)關注。
“我認為今年政府報告沒有提房地產稅是出于對房產稅開征時間節(jié)點的拿捏與把控。”莫天全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當前重中之重為持續(xù)提振市場信心,穩(wěn)定整體經濟以及房地產市場。這幾年中小企業(yè)、民營企業(yè)壓力都很大,現在疫情影響,更加雪上加霜,需要大家團結一致向前看。”
事實上,在2019年的兩會期間,莫天全就曾提交議案,建議謹慎把握出臺房產稅的時間節(jié)點。
“我今年還是這個想法,建議在經濟不好的情況下,不要著急出臺房產稅。”莫天全告訴記者,“我始終認為房地產稅是國際通行的稅種,從長期來看中國開征是遲早的,也是符合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的。房地產稅立法工作應當謹慎,考慮各方面因素,什么時候出臺,必須拿捏好時間,要等到經濟向好,到時再出臺”。
(編輯 白寶玉)
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 高質量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等被“置頂”
隨著春節(jié)假期結束,全國多地在蛇年首個工作……[詳情]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yè)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fā)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yè)以技術創(chuàng)...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yè)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fā)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