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光啟技術董事長劉若鵬攜新興領域制造、智能穿戴、5G網絡應用等3份書面建議,再次為我國高科技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劉若鵬表示,中美科技博弈將成為常態化,我國要想在新興領域“彎道超車”,在強化研發的同時,必須加強構建新興領域的制造能力。目前我國在GPU制造、半導體工藝、微波射頻芯片等新興領域的制造業上仍有短板。我國需要專門針對新興領域進行科研與制造的整合扶持。
科研制造需相輔相成
當前世界正處于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轉化階段,我國正處于創新驅動新動能培育的關鍵時期。
“我們看到,國際新興領域的競爭遠不止是科研水平的競爭,更是針對新興領域制造能力構建的競爭。”劉若鵬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以超材料為案例,我國能夠在超材料領域‘彎道超車’,關鍵是在十年科研創新的同時,在深圳率先構建了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的制造基地,實現了8000公斤的年產能以及10萬條曲線的緊縮場測試吞吐量。”
因此,科研與制造需要相輔相成。劉若鵬建議,工信部出臺制定新興領域制造能力構建的發展規劃,彌補我國在新興領域“科研強、制造弱”的短板;建立一批在新型航空結構、新形態5G智能終端、新一代半導體等領域的尖端技術制造基地示范工程,通過投資補貼、精準稅收等產業支持政策,為我國奪取新興領域科技產業發展制高點打下基礎。
構建新形態
智能終端技術體系
目前我國已在5G領域建立了全球領先優勢,占據了全球基礎設施市場的40%。5G的發展將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的創新和應用,并為新一輪的顛覆性創新帶來發展機遇。
劉若鵬認為,要實現5G網絡的價值最大化,就一定要與能充分發揮5G網絡優勢的應用相結合,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同步發展與5G網絡相匹配適應的新形態的智能終端。
劉若鵬進一步介紹,現有的5G終端,如智能手機,其視頻拍攝的頻次或實時下載上傳的使用頻次相對較低。新形態的5G智能終端,如新一代的智能穿戴終端,全時段、多傳感器、實時并行工作,且進行實時數據交互,充分發揮了5G網絡高速、低時延、大容量的優勢。目前,能源、金融、物流、制造、社會治理、社會服務等領域都在快速“云網”化。基于新形態5G智能終端構建的應用場景,能快速推動5G技術與多行業加速融合及規模化應用。
劉若鵬建議,將工信部面向5G網絡的新形態智能終端產業納入與5G發展相匹配的國家重點發展戰略中;全面建設面向5G網絡行業應用的新形態智能終端示范基地,推進新形態智能終端的市場推廣;構建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AR顯示、超材料等先進技術的新形態智能終端技術體系,為我國大力發展5G網絡應用實現規模突破。
建設常態化流行病管控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近日在《科學》雜志發表的研究表示,新冠病毒可能伴隨人類至少到2025年甚至更久。
當前在各地學生返校復課之際,各學校依托測溫門、測溫槍等設施對師生進行體溫檢測,但如果沒有長期且高頻次的巡查、管理措施,將可能造成重大的防控風險。
劉若鵬建議,構建常態化的流行性傳染病防控基礎設施,利用5G大數據、智能穿戴技術等,高頻次篩查體溫,并通過大數據記錄每一個學生完整的健康周期,提升流行病防控管理水平,實現校園流行病的精準防控和管理。
具體措施上,劉若鵬建議,利用智能可穿戴設備構建流行病管控的移動感知網,進行無感篩查,大幅提高校園測溫巡檢頻次;學校通過提前采集導入所有師生的人像照片,通過可穿戴設備自帶的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算法,準確高效識別學生身份,對溫度異常的學生自動匹配學生信息,生成異常記錄,與現有的衛健委數據信息比對,實現數據互聯、提前預警。
15:35 | 貝因美2025年度戰略發布會:重塑母... |
15:32 | 均瑤健康2024年益生菌業務營收達7.... |
15:32 | 敦煌種業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 |
15:30 | 萬興科技董事長吳太兵:堅定全面擁... |
15:29 | 錨定發展新目標 海泰科開啟“行業... |
15:28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智能云生... |
15:27 | 安徽上市公司協會成功舉辦“上市皖... |
15:23 | 珍寶島去年實現營收27.04億元 加速... |
15:22 | 韋爾股份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5.2... |
15:21 | 甘肅能源一季度實現扣非凈利潤4.79... |
15:20 | 濰柴動力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5:17 | 北京股權信托財產登記政策“破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