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在2023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大會上表示,下一步,將重點打造循環暢通的集群產業生態。放大政策的疊加效應,引導資源要素向集群匯聚,形成“科技+產業+金融+人才”高水平循環的集群產業生態。
在此過程中,資本市場肩負重要使命,不斷增強金融供給和實體經濟融資需求的適配性,通過充分發揮資源配置功能,引導各類要素向實體經濟特別是先進制造業集聚,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進而成為制造強國建設的新引擎。
以深市為例,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12月11日,深市共有690家隸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制造業上市公司,借助深市平臺合計首發募集資金達5078.12億元。與此同時,企業高成長特色突出,2023年前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高達1.25萬億元;實現凈利潤1242.49億元。
創新活躍特色鮮明
作為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的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際產業競爭的焦點所在。而先進制造業更是其中“佼佼者”,近年來已然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并展現出知識密集、創新活躍、成長性好、附加值高的鮮明特色。
以深市隸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制造業上市公司為例,其知識密集、創新活躍體現在逐年增加的研發支出和不斷涌現的行業領先技術中。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2020年至2022年,深市隸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制造業上市公司平均研發支出分別為0.68億元、0.95億元和1.21億元。
正是得益于先進制造業相關公司不斷通過增加研發支出,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使得企業“護城河”不斷被加固,在市場競爭中展現出絕對優勢,企業高成長標簽不斷被擦亮。
數據顯示,盡管受到多重超預期沖擊的影響,我國先進制造業仍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新一代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先進制造領域的上市公司發展迅速。例如,2023年前三季度,深市139家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257.36億元,同比增長9.03%;135家新材料產業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310.74億元,同比增長5.29%。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程鳳朝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制造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石”,對國家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起到了關鍵作用,尤其是在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背景下,先進制造業有助于提高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各類要素加速匯聚
在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過程中,資本市場積極作為,勇擔重任。一方面,通過不斷加速創新要素匯集,持續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另外一方面,加強對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支持,培育壯大一批“專精特新”企業,產業鏈韌性明顯增強。
在程鳳朝看來,資本市場在發展壯大先進制造業過程中,起到了“潤滑劑”和“助推器”的作用。首先,資本市場為相關企業提供了融資渠道,集中省會資金支持其研發和擴張計劃。其次,通過登陸資本市場,還可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市場信譽,以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和客戶。
例如,除了提供首發融資支持外,借助交易所市場,相關企業還可以通過增發、配股、可轉債等工具實現再融資;通過企業債、公司債等手段實現融資渠道再打開等等。以上述690家深市隸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制造業上市公司為例,2022年,借助深市平臺,相關企業合計實現再融資331.9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11月8日,交易所發布優化再融資安排,對符合國家重大戰略方向的再融資項目予以合理優化,以確保相關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得以有效保障。
但程鳳朝也提示登陸資本市場的先進制造業企業,無論在哪個板塊上市,都必須要有清晰的發展戰略,按著既定的戰略,推進產品研發、技術進步,早日形成產品化、規模化、市場化,降本增效,創造更多的收入利潤和現金流,回報股東、回報利益相關者,否則資本市場就失去集中社會資金的吸引力。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