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見習記者 楊潔
“別人都是被鼓動并上當受騙,我是自己主動送上門的,輕信網絡炒匯,現在腸子都悔青了。”浙江溫嶺市的金先生在短短兩天時間里被騙了20余萬元,說起自己近期的遭遇,金先生很后悔。
近期,海內外匯市交易受到關注,網絡炒匯欺詐卷土重來。雖然監管部門已多次明確表態,“一切網絡炒匯平臺(包括國外的合法炒匯平臺)在我國境內均不合法”,但還是有不少投資者會對“低投入,高回報”的誘惑心動,令詐騙分子有機可乘。
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郭利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提醒廣大投資者:參與網絡炒匯,不僅違法,而且面臨較大資金風險。不僅有被認定委托合同無效致投資款無法追回風險,而且,炒匯平臺多注冊在境外,其在國內多無經營實體或可供執行財產,導致最終無法實現有效追償。所以,為了維護自身權益,投資者應遵守國家有關規定,通過合法途徑進行外匯交易,遠離非法外匯交易。
網絡炒匯之風再起
《證券日報》記者從浙江省臺州網警巡查執法處了解了前述金先生的遭遇。今年10月16日晚上8時許,家住溫嶺石橋頭鎮的金先生急匆匆跑進石橋頭派出所,他告訴民警,自己微信中不知什么時候有一位備注名“林蕾蕾”的好友,“她經常在朋友圈里發賺到錢的消息,每天的收益看上去還挺誘人的。”金先生表示,10月15日上午,他便主動聯系了林蕾蕾。
隨后,林蕾蕾在微信上發來一個鏈接,讓金先生下載一個叫“swissquote”的專門炒外匯的App。下載后,金先生看到App中顯示了很多國家貨幣的匯率及比特幣等信息。接著,林蕾蕾又給金先生發來“程序員”的QQ號。當晚他就被程序員拉進了相關QQ群,群里還有另外兩名群友,程序員讓他先存3萬元到指定的賬戶,然后幫他進行投資,賺到錢后再收取15%的服務費。一心想著發財的金先生便通過自己的銀行卡將第一筆3萬元轉了過去。
第二天上午11點左右,程序員要求金先生加倉,說“存得多就賺得更多”。于是,他將第二筆5萬元轉到對方指定的賬戶。不料,到了下午3點,程序員告訴金先生,這筆交易出現了虧損,要補倉41344元,金先生沒有多想就進行了第三次轉賬。然而沒過多久,他就又被程序員要求補倉79137元。但是,此時的金先生手頭已經沒錢了,只好向自己的親戚借錢轉了過去。
“到了晚上8點左右,程序員讓我繼續轉賬,我仔細一算,這兩天下來自己還一分錢都沒賺到,就已經投進去了200481元,這才感覺有點不對勁,”金先生在向警方描述案情時說,他馬上試圖聯系“林蕾蕾”,卻發現怎么也聯系不上,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被騙了。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10月26日,有微博網友爆料,近期頻頻被推薦所謂網絡炒匯,其家人對此深信不疑,沉迷其中,甚至不惜貸款去投資外匯,并不斷在親戚中發展下線。根據該網友提供的信息,被推薦的炒匯平臺為PriceMarketsUK,是一家受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監管的國外外匯平臺。根據其提供的公司備案號,記者在FCA平臺上進行核實,確有該公司的監管信息。但是,根據規定,海外持牌外匯交易平臺也不能在我國境內開展上述交易。而且,這種“拉人頭”的經營模式更與以往網絡炒匯詐騙中常見的“套牌公司”手法相似。
微博網友的爆料引起了很多人共鳴,在評論區,“我親戚被網絡炒匯騙了幾十萬元”“我同學一直向我推薦,說一年賺一倍,我很無語”“我媽媽也被騙子洗腦,堅信投入5萬元、穩定月收入2000元”……
記者注意到,在部分社交平臺,有網友借助吹捧自己的“炒匯戰績”間接推薦交易平臺。網友Rain(化名)表示,“7月6日入金10000美元,截至9月30日凈盈利19208美元,不到3個月收益率192.08%。”記者隨后聯系了Rain。在交談中,他聲稱自己是某量化交易平臺的用戶,并向記者展示了他最新“戰績”:截至10月25日已盈利24000美元。雖然他聲稱自己僅是用戶,卻十分積極主動地向記者推薦該交易平臺,并發送多份平臺資料文檔及宣傳PPT。當記者詢問其是否了解網絡炒匯的合法合規性時,他甚至聲稱,“在中國炒外匯一直都是合法合規的,外匯保證金交易一直都是允許的,只是不允許國內開設交易平臺而已。”
六大套路須提防
實際上,Rain的上述言論漏洞百出,他所謂的“高收益”“合法合規”等都是讓眾多投資者血本無歸的“陷阱”。而金先生遭遇的則是典型的欺詐。
此前,國家外匯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在回答網友提問時表示,“境內個人除按相關規定通過境內銀行進行外匯實盤買賣外,不允許以任何方式直接參與境外市場的外匯買賣。通過境外代理商的形式進行炒匯,屬于境內個人境外投資行為,目前國家沒有放開境內個人境外投資的限制。”國家外匯管理局2019年在通報非法網絡炒匯案例時也明確表示,境內監管部門未批準任何機構在境內開展或代理開展外匯按金業務。
今年6月份,國家外匯管理局河南省分局發布《警惕“網絡炒匯”詐騙》,其中總結了網絡炒匯的騙術特征,包括:一是虛構境外背景,自稱取得境外監管資質,強調國外炒匯平臺的合法性、權威性;二是號稱專業人士操盤,宣稱資金由投資專家、大V操盤,專業人士打理,及時止損;三是利用投資者對外匯知識的不熟悉,向其宣傳似是而非的所謂外匯理財技巧;四是人拉人發展下線,類似傳銷,通過親友、熟人等關系發展介紹他人參與炒匯,自己從中抽取傭金;五是以高收益、高回報率為誘餌,宣稱投資回報豐厚,甚至“躺著也能掙錢”;六是人為制定對賭交易規則,如放入資金后一定時間內不許提現等,貌似公司在規范運作,實則為“爆倉”時卷錢跑路創造條件。
“我們接觸的很多違法炒匯案例中,不法分子多借助網絡媒介,偽裝成境外金融機構、自稱受多國金融監管、使用正規交易軟件、低成本起投,以類似傳銷手法,大肆鼓吹其外匯投資平臺‘高收益、低風險’,吸引投資者入局,通過誤導下單,私下對沖等欺詐手段,騙取投資人資金。這類平臺名為炒匯,多數實際無任何外匯交易,資金最終流入地下錢莊或參與非法交易。另外,即便有部分平臺將投資人資金投入到真實的外匯交易市場中,但多數并未取得金融主管部門許可,仍涉嫌非法經營。”郭利軍表示。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