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薌逸 韓昱
步入北京SKP,由中英雙語印制的“退稅商店”標識隨處可見。在一層服務臺處擺放著不少宣傳冊,以中、英、日三種語言詳細介紹了辦理“即買即退”業務的具體流程。據了解,北京SKP是北京市首批“即買即退”試點商店,于2019年開展這一服務。北京市作為“即買即退”先行試點城市,目前已有16家離境退稅“即買即退”試點商店。
事實上,為推動擴大入境消費,相關各方在持續發力。4月8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推廣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措施的公告》,將離境退稅“即買即退”從多地試點推廣至全國。在全面推廣“即買即退”服務措施的同時,優化境外旅客消費體驗的舉措也接連出臺。4月27日,商務部等6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擴大入境消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豐富市場供給,優化退稅服務,擴大入境消費。
“相關舉措在拉動入境消費、繁榮消費市場的同時,也將提升我國國際形象,增進交流往來,助力‘中國品牌’走向世界。”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充分釋放入境游消費潛力
在記者咨詢辦理“即買即退”具體細節時,北京SKP一層服務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憑護照、消費小票和信用卡即可辦理“即買即退”。
“即買即退”是離境退稅現金支付方式下的一項便利化服務措施。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支持更多優質商戶成為離境退稅商店,推廣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措施。
“這項舉措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試點,受到廣大境外旅客的歡迎,促消費效果明顯。”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司長謝文在4月27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4年,10個試點地區“即買即退”辦理退稅規模同比增長22倍,是全國離境退稅規模同比增速的18倍。
“即買即退”服務措施在為境外旅客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為商場帶來更多的入境消費。數據顯示,北京SKP在2024年接待的離境退稅顧客較上一年增長了104%。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華德榜創始人宋向清對《證券日報》表示,“即買即退”服務措施簡化了退稅流程,并將退稅環節提前,游客購物付款后符合條件即可當場領取退稅款,實現了退稅款的快速“回籠”,增加了游客的可支配資金,能直接激發其購物消費欲望,使游客更愿意在購物上投入更多資金,從而促進入境購物消費的增長。
付一夫也表示,“即買即退”最大的特色和亮點,在于將退稅環節提前。境外旅客在購物環節就能拿到退稅款,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退稅帶來的實惠,極大地提高了其消費的便利性與及時性。
“下一步,稅務部門將持續優化稅收服務,積極鼓勵更多商店提供‘即買即退’服務,并幫助境外旅客更多知曉、更便捷享受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進一步提高退稅智能化、便捷化水平,提升境外旅客消費體驗,充分釋放入境旅游消費潛力。”謝文在前述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宋向清預計,隨著政策的持續發力,入境游客的消費范圍和消費層次將進一步擴大、提升,進而推動旅游消費市場的多元化發展,促進旅游消費升級,提升中國旅游市場的整體競爭力。
推動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近年來,境外旅客來華旅游熱情高漲,入境消費不斷升溫,離境退稅等便利舉措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4年入境游客13190萬人次,增長60.8%。入境游客總花費942億美元,增長77.8%。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2024年,辦理離境退稅的境外旅客數、退稅商品銷售額、退稅額同比分別增長2.3倍、1.2倍、1.3倍。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前述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費占我國GDP的比重約0.5%,而世界主要國家入境消費占GDP比重在1%到3%之間,入境消費增長潛力巨大。離境退稅有助于降低境外旅客購物成本,是吸引和擴大入境消費的重要切入點。比如,按照我國增值稅水平,一般商品退稅率達到11%,相當于額外打了九折。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有利于擴大政策受益面,提升政策實施效能,推動離境退稅銷售額繼續快速增長,為提振消費注入新動力、拓展新空間。
記者注意到,在離境退稅商店名單中,除北京SKP、成都IFS等大型商場外,還有同仁堂、瑞蚨祥等老字號的身影。
在宋向清看來,離境退稅對國貨“出海”、打造“中國品牌”助益多多。可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國品牌魅力和價值,吸引更多的國際消費者關注和認可中國品牌,增強國貨的國際競爭力,為國貨“出海”創造有利條件,推動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通知》也明確提出,“積極引導國際名品、國貨潮品、老字號店鋪、文創店、紀念品店、禮品店、特產店等成為退稅商店”。《通知》還提出,指導退稅商店根據境外旅客需求,不斷豐富和優化商品供給,增加老字號產品、中國消費名品、智能產品、非遺產品、工藝美術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文化創意產品、名優特產、體育用品等優質產品供應。
付一夫認為,隨著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措施的全面推廣,預計我國入境游將迎來較好的增長態勢,相關消費行為也有望成為拉動我國內需的重要補充力量,而免稅經濟、零售酒旅、優質國貨品牌等或將因此而長期受益。
11:53 |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 |
11:50 | 高附加值產品銷售占比提升 格力博... |
11:49 | 潤澤科技一季度凈利潤4.3億元 擬5... |
11:47 | ST春天2024年營收2.7億元 同比增長... |
11:44 | 中金公司一季度服務企業完成股票回... |
11:41 | *ST銀江2024年年報標準無保留 申請... |
11:40 |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 北京證監... |
11:39 | TCL科技業績炸裂!第一季度歸母凈... |
10:30 | 掌趣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加快SLG... |
10:28 | 新智認知:新興業務快速成長 經營... |
10:28 | 開盤僅3分鐘申科股份直掛漲停板 或... |
10:28 | 眾信旅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55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