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韓昱
4月24日,今年的超長期特別國債正式開始發行。
財政部日前發布的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安排顯示,4月24日有兩期超長期特別國債進行招標,這也是今年20年期、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首次發行。具體看,其中,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一期)為2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競爭性招標面值總額500億元;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二期)為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競爭性招標面值總額710億元。這兩期國債均自2025年4月25日開始計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比上年增加3000億元。財政部發布的安排顯示,超長期特別國債分為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三種,共發行21只,發行時間從4月份開始,至10月份結束,主要集中在5月份至9月份。20年期、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均在4月24日首發,5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將在5月23日首發。
“超長期特別國債全年發行計劃落地,寬貨幣預期下資金面壓力或整體可控。”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從發行節奏上看,5月份、8月份、9月份單月均有4只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6月份、7月份則是3只,4月份有2只。結合中央金融機構注資特別國債的發行來看,預計5月份國債的供給規模較大,考慮到全年發行額度已確定,超長期特別國債均攤到每個月份的發行壓力相對可控,預計貨幣配合財政的基調下資金壓力長期來看整體可控。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今年的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于4月24日開啟發行,10月10日發行完畢。從發行節奏上看,本輪超長期特別國債較2024年提早近1個月發行完畢。
今年計劃發行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8000億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5000億元用于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
財政部黨組書記、部長藍佛安日前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上表示,今年共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比上年增加1500億元。資金規模比去年翻了一番,有助于直接降低消費者購物成本,并注重惠民生和促消費相結合,通過提高養老金水平、發放醫療補貼等方式,不斷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
00:30 | 從“托底”到“托舉”:金融助力構... |
00:30 | 人民幣國際貨幣功能增強有四大積極... |
00:30 | 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發布 事項數... |
00:30 | 關于2025年勞動節休市安排的公告 |
00:30 | 關于2025年勞動節休市安排的公告 |
00:30 | 關于2025年勞動節休市安排的通知 |
00:30 | 場景不斷“上新” 點燃服務消費新... |
00:30 | 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發布 ... |
00:30 | 我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一季度同比... |
00:30 | 央行連續兩個月加量續作MLF 加大向... |
00:29 | 雙主業齊頭并進 三星醫療2024年營... |
00:29 | 中國資產對外資吸引力不斷提升 A股...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