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杜雨萌)近日,責任云研究院與北京交通大學碳中和科技與戰略研究中心在京聯合召開中國重大工程建設項目ESG發展研討會,并發布國內首份《中國重大工程建設項目ESG信息披露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是首個面向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層面的ESG信息披露研究,標志著中國在工程建設項目可持續信息披露領域探索邁出重要一步。
中國社科院教授、責任云研究院院長鐘宏武,與聯合國環境署(UNEP)全球建筑建設聯盟(Global ABC)成員、北京交通大學碳中和科技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豐教授共同闡述了開展重大工程建設項目ESG信息披露的重要意義:開展重大工程建設項目ESG信息披露與評價,不僅是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關于加強投資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的通知》以及《關于推進重大建設項目批準和實施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意見》等法規政策對重大工程建設項目信息公開的精神,也是企業ESG在項目層面的深化,是增強企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舉措。
此次發布的《報告》全面梳理和分析了國內外現階段ESG信息披露標準和實踐,重點參考國際可持續發展標準委員會(ISSB)、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等權威機構的ESG信息披露標準,通過描述性統計和內容分析方法,評估現有工程建設項目ESG信息披露內容的全面性和適用性,分析中國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在ESG方面的信息披露情況。
《報告》選取2014年至2024年間134項中國重大工程建設項目作為樣本,涵蓋多種基礎設施類型,具備一定的典型性與代表性,給出了中國重大工程建設項目ESG信息披露優秀案例30強名單。
《報告》顯示,盡管中國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治理結構等關鍵領域取得積極進展,部分項目已將ESG理念納入建設管理中,但目前整體ESG信息披露水平還處于初始階段,平均分尚未達到及格水平,還存在完整性不足、標準化有待提升等問題。在環境影響方面,雖然越來越多的工程項目重視碳排放、能源與資源利用效率和生態保護等問題,但環境指標披露在廣度和深度上還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對實際環境影響的量化披露較為不足。在社會責任方面,項目對員工權益、社區影響及供應鏈管理的披露也不夠充分,部分項目未能全面披露其在社會發展和公眾參與方面的貢獻。在治理方面,項目的合規管理、風險控制與廉潔制度完善已有一定的進展,但全面、系統的ESG機制建設方面還需大力加強。
為系統提升我國重大工程建設項目ESG信息披露質量,《報告》從信息披露制度、標準體系、激勵機制三個維度提出優化建議。例如,在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方面,《報告》建議將強制披露范圍從環境維度拓展至社會和治理維度,并構建覆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披露機制,打破現階段僅環境信息在環評階段公示,社會維度披露不全面、治理維度缺乏規范披露的狀況,推動項目ESG信息披露從被動合規向主動創新轉變,盡快建立建設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ESG信息披露新制度。
(編輯 郭之宸)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