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薌逸
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調研時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房地產市場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要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著力推動“好房子”建設,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李強說,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是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
2024年以來,多項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措施相繼落地,各地也紛紛發布征集公告,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受訪專家普遍認為,當前該項工作已成為鞏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態勢的重要抓手,未來或將有更多支持舉措出臺。
成為重要抓手
“在當前更大力度促進消費、擴大內需、做強國內大循環的目標下,預計充分釋放房地產的發展潛力將是政策關鍵著力點。”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重要性得到了進一步強調。2024年以來,中央及監管部門落地了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專項債等多項支持措施,更多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措施或已在路上。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也認為,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的定位明顯提高。這也要求各地在未來進一步做好相關工作,結合收購存量商品房工作來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的止跌回穩。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全國有超80城(區)發布收購存量商品房作為保障性住房的公告。進入2025年后,各地收購存量商品房征集公告發布頻次有所減少,部分地區收購項目的資金逐漸落地。
記者注意到,近期已有部分城市的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進入落地階段。
臨滄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4月3日發布的消息顯示,臨滄積極探索存量商品房轉化利用新路徑,成功完成首個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收儲工作,在優化商品房存量、拓寬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渠道上實現零的突破。
加大支持力度
對于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李強在調研時提出,要落實好各項相關政策,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給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權,并及時研究推出新的支持措施。
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給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權”精神指引下,近期,北京、廣州等多地表態,將推進存量房盤活工作,并將其與保障性住房、安置房籌建相結合。
北京于4月14日召開全市2025年度住房保障工作部署會,要求全面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設籌集任務,堅持盤活存量為主、適度新增為輔,通過新建,存量商業辦公、廠房、社區配套用房等非居用房改建,統籌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設等方式,全面完成“十四五”時期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40萬套(間)任務,全年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間),竣工各類保障性住房8萬套(間)。
嚴躍進認為,北京市本次召開的會議充分體現了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對保障性住房工作的重視,也和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進行了有效對接。尤其是積極將存量房改建盤活和保障性住房房源籌集工作、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設工作進行對接,既能更好促進存量盤活,也能更好解決各群體的住房保障需求。
此外,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4月1日發布的《廣州市2025年住房發展年度計劃》提出“推進購買存量商品房用作安置房、保障房”。
沈陽市房產局4月7日起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沈陽市加大存量商品房收購力度進一步提升住房保障能力的行動方案》明確要求,2025年—2027年,全市通過收購存量商品房方式新增3.2萬套保障性住房,其中,收購存量商品房1.2萬套用作公租房、2萬套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收購一定數量的存量商品房用作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安置房和養老服務用房。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地區均對已收購存量商品房的用途進行了拓展。
陳文靜認為,以合理的價格收購、放寬收購標的物范圍、擴大收購項目的用途范圍等舉措均有助于加速推進收購節奏。目前各地在進一步拓展房源用途、降低資金成本等方面存在著政策優化空間,未來各地將繼續完善收購存量商品房的配套政策。
嚴躍進表示,預計今年第二季度,在收購存量商品房方面會有更多新的政策和支持舉措出臺。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