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薌逸
近年來,國產半導體全產業鏈替代加速。在半導體產業自主化浪潮中,深市相關企業正以底層技術突破重塑“中國智造”的新坐標。
廣州廣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合科技”)為智能互聯世界提供卓越服務,寧波江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豐電子”)則用靶材國產化撕開全球半導體材料的壟斷裂口。它們既在各自領域突破“卡脖子”瓶頸,更通過產業鏈協同創新,為半導體國產替代提供“解法”。
4月初,中美宣布互加關稅,多名分析師認為,此次進口關稅的加征利好半導體國產替代進程加速,國產化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走好自主創新路
半導體行業技術迭代速度快、研發難度高、市場競爭激烈。深市半導體公司堅定走好以技術創新驅動企業發展之路,不斷加強研發投入,加快技術攻關,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在半導體國產化浪潮中,通過自主創新,深市半導體企業突破一系列核心技術。
江豐電子長期聚焦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用超高純材料及濺射靶材領域,建立起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基于國產裝備的世界一流的濺射靶材生產基地,實現了超高純鋁、鈦、鉭、銅等全系列先端靶材的產業化,打破了美、日的壟斷。公司的超高純濺射靶材已經批量應用于最頂尖的技術節點,進入到全球領域的第一梯隊,把一個“卡脖子”的短板做成了參與國際競爭的優勢長板。
在加征關稅推動進口產品成本上升、國產替代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深市半導體企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原材料供應鏈的自主可控是江豐電子關鍵優勢之一,也是國產替代邏輯的重要支撐點。目前,江豐電子已經與主要供應商建立起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通過多年布局,已實現原材料采購的國內化、產業鏈的本土化,構建了安全穩定的供應鏈體系。
江豐電子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加征關稅背景下,江豐電子有望憑借尖端的技術創新,在原材料供應鏈自主可控的助力下,不斷提升產品品質與性能,進一步鞏固與全球知名企業的合作關系,積極開拓新客戶與新市場,加速國產替代進程,有望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美國加征關稅,對公司短期經營不會產生直接影響。”廣合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24年,公司直接出口美國營收占比僅為0.12%。公司核心業務為服務器PCB(印制電路板),因為產業全球分工的原因,PCB下游客戶廣泛分布在東北亞、東南亞、墨西哥等地區,由下游客戶組裝成整機后再出口到終端用戶,服務器成本占比最高的依然是各類芯片(約為80%),這部分成本大多可以豁免關稅,而PCB僅占服務器總成本的2%至5%,關稅對下游客戶影響不大。
廣合科技相關負責人稱,長期而言,全球范圍內加征關稅對行業產業鏈的重構將帶來深遠影響。公司將積極與下游客戶密切聯系,共同協調,設法降低加征關稅對業務帶來的影響;同時加快全球化布局,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以及產能過于集中的風險。
質量回報雙提升
深市半導體公司緊跟行業向好趨勢、業績企穩回暖。資本市場也為深市半導體公司技術創新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自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以來,公司合理運用資本市場工具促進公司穩健發展,順利實施第一期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與第二期股權激勵計劃。”江豐電子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實施可轉債和定增的募投項目,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公司主要靶材產品的規模化生產能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與服務質量。
在做優做強主業的同時,深市半導體公司響應“質量回報雙提升”專項行動,不斷提升投資者回報水平。
江豐電子近三年每年現金分紅比例均超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20%。截至2024年9月,公司已經實施完成回購股份方案,累計回購公司股份102.02萬股。近年來,公司還積極探索業務新增長點,將半導體精密零部件發展為公司第二業務板塊,用堅實的業績與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提振投資者信心。
還有深市半導體公司日前發布公告,將進行分紅。4月1日,廣合科技公告稱,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金人民幣4.80元(含稅),本年度現金分紅占2024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例為30.19%。
11:51 | 海南證監局廣泛走訪上市公司 排憂... |
11:42 | 直線拉升!現貨黃金再創新高 |
10:47 | 官方回應:堅決反對! |
10:31 | 重磅!事關服務消費48條舉措,9部... |
09:40 | 一線城市房價環比上漲! |
09:23 | 安永發布《中企出海白皮書——醫藥... |
23:49 | 緊抓半導體市場復蘇機遇 韋爾股份... |
23:49 | 勁仔食品持續推動健康大單品戰略 ... |
23:49 | 多元化業務協同發力 浙江龍盛去年... |
23:49 | 國電電力去年凈利潤創新高 擬派發... |
23:49 | 金價上漲疊加產能擴張 多家黃金上... |
23:49 | 東北制藥:2024年歸母凈利潤增長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