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本周起,2025年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將陸續公布,國內生產總值(GDP)、消費、投資、外貿等核心經濟指標的表現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為此,《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專家、首席經濟學家,共同前瞻一季度經濟數據,并深入剖析二季度宏觀政策著力點和走向。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一季度,工業生產和消費動能的回升對經濟形成有力支撐,而房地產投資和銷售相關行業仍有一定拖累。在內需恢復和政策提振下,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為5.2%左右,高于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
開年經濟運行平穩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預計2025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幅度在5.2%左右,開年經濟運行平穩,盡管外需有所放緩,但政策發力對內需形成提振。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季度GDP增速有望達到5.2%左右。2025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延續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的復蘇勢頭,整體呈現向好特征。
中金團隊發布研報稱,結合前2個月經濟數據,預計一季度GDP增速或在5.3%左右。
西部證券首席分析師邊泉水認為,一季度GDP同比增長幅度或為5.1%,較去年四季度的5.4%有所放緩。
明明表示,從已公布的今年前2個月數據來看,工業生產增長較快,政策加碼下內需回暖,“以舊換新”政策支撐社零增速,制造業和基建投資(寬口徑)同比高增。3月制造業PMI數據回升0.3個百分點至50.5%,經濟穩中向好態勢延續。
“從核算指標看,前2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較去年全年上升0.1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活動指數同比增長5.6%,較去年全年上升0.4個百分點。”溫彬表示,由于去年全年GDP增速為5%,這預示著今年前兩個月的增速仍有望保持在5%以上。3月PMI顯示經濟繼續保持擴張狀態,但略弱于季節性。
溫彬進一步表示,從內需看,前2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高于去年全年的3.5%;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長4.1%,高于去年全年的3.2%,其中,基建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均好于上年全年,僅制造業投資略低;從外需看,前2個月,我國按美元計出口同比增長2.3%,較去年全年的5.9%收窄,但前兩個月貿易順差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一季度凈出口對經濟增長仍然形成支撐。
中金團隊發布研報稱,春節錯位和政策拉動影響下,3月份經濟增速可能比前2個月有邊際改善。其中,春節錯位主要體現為經濟活動的恢復早于去年同期,低基數對增速有一定支撐。政策拉動主要體現為消費和基建可能加快;消費方面,3月份“以舊換新”進展加速,尤其是汽車銷售邊際改善較大;投資方面,財政資金到位、實物工作量推進,帶動基建投資增長。此外,貿易不確定性下出口前置,可能也會提振3月份的出口增速。
宏觀政策持續發力
展望二季度,明明表示,國內經濟面臨的外部擾動加劇,一系列政策的不確定性給全球經濟、貿易及資本流動帶來沖擊,為更好地應對外部因素的挑戰,政策端應積極發力,以更好地擴大內需,特別是提振消費,強化內生動能。
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認為,總體來看,近半月政策繼續聚焦穩增長、擴內需。應緊盯很可能出臺的三大類政策:降準降息,幅度可能超預期;財政刺激加碼,如年內很可能會再次增發國債;更大力度地擴內需,包括擴大“以舊換新”補貼規模、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提高生育津貼標準等。
談及下一步宏觀政策的著力點,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表示,一是積極擴大內需。短期來看,根據形勢需要追加財政預算、盡快降準降息、推出“中央房地產穩定基金”,中長期來看,將中國建設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以巨大的消費潛力贏得全球市場話語權。二是紓困出口相關產業,穩定就業市場,強化民生兜底保障。三是將外部壓力轉化為深化改革的動力,提高經濟潛在增速。進一步改善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短期解決財政緊平衡和債務問題。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
“在財政政策方面,可以加大對消費和社會保障領域的支持,通過消費券、育兒補貼等形式提高居民消費意愿和保障;在貨幣政策方面,降準降息節奏可以適當前置,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以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同時支持樓市、股市穩定。”明明說。
08:30 | 星巴克中國推出“真味無糖”創新體... |
01:24 | 我國明確加快農業強國建設路線圖和... |
01:24 | 中資券商“出海”持續傳遞中國市場... |
01:24 | 中央匯金再次增持ETF 維護資本市場... |
01:24 | 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升至32407億... |
01:11 | OC證落地 低空經濟“起飛”仍需跨... |
01:11 | 國家數據局啟動可信數據空間創新發... |
01:11 | 業內預計:一季度信貸、社融數據整... |
01:11 | 一季度GDP前瞻:多家機構預測同比... |
01:11 | 商務部:一如既往為包括美資企業在... |
01:11 | A股上市公司開啟新一輪質量提升行... |
01:11 | 頭部量化私募集體“按兵不動”堅守...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