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當前,全球科技競爭進入“深水區”,各國在前沿科技領域激烈角逐,科技成果深刻重塑世界經濟與國際競爭格局。而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準關稅”,并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關稅。這一舉措沖擊世界多邊貿易規則與商業秩序的同時,也對全球科技競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業內人士指出,海外貿易政策變化將倒逼我國高端制造業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水平、產業鏈韌性以及全球化布局能力,在關稅沖擊中保持戰略定力與競爭優勢。
在此背景下,科創板公司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集成電路企業打破“卡脖子”壟斷、高端裝備制造企業鍛造“國之重器”、創新藥企業以技術授權“智取”全球市場,協力為中國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權積蓄能量。
從技術“跟跑”到“領跑”
“中國芯”突破層層封鎖
集成電路行業是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心臟”,但一直以來都承受著海外技術封鎖的壓力。然而近五年來,科創板集成電路企業在逆境中崛起,紛紛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吸引頂尖人才,全力推進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高端環節的技術攻關,大大提升了我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自主可控水平。
在芯片設計環節,科創板匯聚了基于自主指令架構的“國產CPU第一股”龍芯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芯中科”)、全球僅有能夠提供DDR5系列內存模組全套解決方案的兩家公司之一的瀾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業骨干企業。其中,龍芯中科面向工控應用領域和移動終端領域的龍芯2K3000(3B6000M)處理器近日流片成功,標志著中國CPU企業系統掌握了通用處理器、圖形處理器、AI處理器及其基礎軟件設計的關鍵核心技術,在打造自主信息技術體系底座的道路上邁上了新臺階。
在晶圓制造環節,市場機構統計數據顯示,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華虹半導體有限公司、合肥晶合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和芯聯集成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晶圓代工龍頭分別位列2024年全球專屬晶圓代工企業第二位、第五位、第九位和第十位,實現了制造規模與技術實力的雙超越。
在設備環節,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微公司”)、拓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科創板細分龍頭競逐高端市場,逐步向實現半導體制造關鍵工藝的全面覆蓋的目標奮進。例如,在近期落幕的SEMICON China 2025展期間,中微公司宣布在等離子體刻蝕技術領域實現的重大突破——ICP雙反應臺刻蝕機Primo Twin-Star®反應臺之間的刻蝕精度已達到0.2A(亞埃級)。
有市場人士指出,本次美國關稅政策涉及對美國境外生產的晶圓制造設備的進口征稅,或將大幅增加美國芯片生產成本。在長期致力于實現國產替代的背景下,中國半導體設備的技術突破與成本優勢則在一步步積蓄本土制造力量,重構全球產業鏈生態。
國產化率節節攀升
高端裝備企業鑄造“國之重器”
高端裝備是制造業的“脊梁”,是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基礎。
目前,科創板已有超百家高端裝備制造業企業齊聚板塊,囊括工業母機、工業機器人、激光加工等先進工藝裝備,下游覆蓋軌交、汽車、電力、航空、物流等國計民生重點領域。其中,更是有一批公司發力科技創新,順利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為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關鍵裝備支持。
例如,在工業母機領域,國產高端數控機床領軍企業科德數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德數控”)牢抓戰略升級與技術創新,持續領跑工業母機行業。
科德數控相關負責人介紹,憑借“數控系統+核心部件+整機”全產業鏈優勢,公司超前布局一批圍繞民航大飛機、新能源汽車、高端工業母機等新質生產力領域的高端裝備,已在航天、航空等領域實現1300余臺規模化應用,成功填補多項國內技術空白,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率達85%,國產化率達到95%。
在電力裝備環節,我國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電力設備行業數字化、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應用,有力保障能源安全,推動工業綠色化發展。
以智能電網設備鏈主企業南方電網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公司2024年推動新型儲能領域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落戶廣州,在多個領域取得“0到1”的突破,實現了電力能源系統的安全運行和效率提升。
闊步“出海”蓄勢聚能
創新藥企業“智取”全球市場
生物醫藥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科創板支持的核心領域之一。自2019年科創板開板以來,共有20家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采用第五套上市標準先后上市,另有百濟神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濟神州”)、四川百利天恒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利天恒”)、北京諾誠健華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上市時未盈利的創新藥企業采用紅籌企業標準等登陸科創板。
這一批創新藥企業以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為己任,積極布局抗體藥物、ADC(抗體偶聯藥物)、寡核苷酸藥物等前沿技術,廣泛聚焦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艾滋病、罕見病等重大疾病領域,不斷提高創新藥物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用藥需求。
在科創板這片創新沃土之上,不斷有重磅成果誕生,百濟神州推出首個國產創新藥“十億美元分子”澤布替尼,百利天恒對外授權雙抗ADC新藥BL-B01D1刷新國產創新藥授權出海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數據顯示,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已成為當前全球市場中適應癥覆蓋最廣泛的BTK抑制劑,其頭對頭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其為Best-in-class(同類最佳藥)。繼2023年成為“十億美元分子”之后,澤布替尼在2024年繼續實現近190億元的全球銷售額,美國市場則成為該重磅單品銷售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此外,迪哲(江蘇)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舒沃替尼是全球首個獲批用于EGFR Exon20ins突變型肺癌的靶向藥,目前該產品的新藥上市申請已獲美國FDA受理,并獲得優先審評資格,進一步證明中國創新藥企的全球技術優勢。
(編輯 上官夢露)
18:19 | 億帆醫藥拿下麻精類藥品首張入場券... |
18:16 | 宏潤建設拓展新能源版圖 簽訂6.53... |
17:56 | 福田汽車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銷量同... |
17:55 | 公募堅定看好權益資產 超140億元增... |
16:49 | 中孚實業攜手海康威視 以場景數字... |
16:43 | 傳遞信心 成都產控、成都欣天頤擬... |
16:19 | 奇富科技正式簽約成為香港特區政府... |
16:18 | 山東華鵬:山發控股重組糾紛進入仲... |
16:15 | 木林森:公司旗下朗德萬斯采取了產... |
16:15 | 木林森:公司從墨西哥出口的產品符... |
16:15 | 麥格米特:公司美國的產能建設正在... |
16:15 | 路暢科技: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