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程序化交易監管實施細則落地!
4月3日,滬深北交易所分別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深圳證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北京證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統稱《實施細則》),落實中國證監會《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規定》)的各項監管要求,全面從嚴加強程序化交易監管,促進其規范發展,維護證券交易秩序和市場公平,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同時,為細化明確滬深股通投資者報告安排,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經與香港聯交所充分溝通,滬深交易所還起草了滬深股通程序化交易報告指引,并公開征求意見。
業內人士表示,去年以來,監管部門立足于“中小投資者占絕大多數”這個最大國情市情,一直積極推進程序化交易監管工作,程序化交易規模穩中有降,出現一些積極變化,高頻交易賬戶數量下降。此次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程序化交易監管,明確對高頻交易實施差異化監管,凸顯公平性,有助于優化市場生態,維護市場穩定運行。
突出制度公平性
促進程序化交易規范發展
《實施細則》堅持“趨利避害、突出公平、從嚴監管、規范發展”的監管目標導向,對程序化交易報告管理、交易行為管理、信息系統管理、高頻交易管理、滬股通管理、監督檢查等作出細化規定,突出制度公平性,確保《管理規定》落地見效。
具體來看,《實施細則》一方面通過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加強機構合規風控管理、強化信息系統管理等安排,明確監管預期,促進程序化交易行業規范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加強程序化交易監測監控、強化高頻交易監管等方式,更好保障交易安全,維護證券交易秩序和市場公平。
《實施細則》將于2025年7月7日開始正式實施,為市場主體進行適應性調整、做好技術準備,預留過渡期。后續,滬深北交易所將在證監會指導下,推進一攬子細化落實措施,形成系統性、可操作的自律監管規則體系。
此外,前期,滬深北交易所發布的程序化交易報告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與《實施細則》內容不存在沖突,繼續為市場相關主體履行報告義務提供具體指引。滬深北交易所將結合市場運行實際,持續研究完善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適時整合修訂通知并向市場發布。
進一步細化四類異常交易行為
引導高頻交易降速、降頻
《實施細則》對證監會《管理規定》規定的四類程序化異常交易行為作了進一步細化,明確了瞬時申報速率異常、頻繁瞬時撤單、頻繁拉抬打壓以及短時間大額成交四類異常交易行為的構成要件。滬深北交易所表示,主要考慮如下:
一是瞬時申報速率異常。程序化交易尤其是高頻交易往往短時間內申報量大,較其他投資者具有明顯的速度優勢若發生程序錯誤造成大量連續錯單,還可能影響交易所交易系統安全。有必要從限制申報速率的角度設置相應指標進行監管,引導高頻交易降低申報速率,減少對交易系統的沖擊。
二是頻繁瞬時撤單。程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交易能借助技術優勢,在短時間內頻繁申報和撤單,交易行為可能不完全以成交為目的,影響市場正常交易秩序。有必要從限制頻繁瞬時撤單的角度設置相應指標進行監管,引導程序化交易投資者降低報撤速率,延長訂單停留時間。
三是頻繁拉抬打壓。現行股票拉抬打壓異常交易行為主要針對個股設置,程序化交易投資者可能在多只股票上出現小幅拉抬打壓行為,較難觸發現行異常交易監管標準。但此類交易行為可能消耗個股短期流動性,引發股價快速波動。有必要從限制頻繁拉抬打壓的角度設置相應指標進行監管,引導程序化交易投資者適當分散交易,減少對個股的沖擊。
四是短時間大額成交。同一機構管理人管理的產品在市場漲跌劇烈時可能觸發相同的交易信號,導致大量產品短時間內集中同向交易,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波動風險,不利于市場平穩運行。有必要對單家機構管理的所有產品短時間內集中交易情況進行合并監管,引導程序化交易尤其是量化機構加強整體風控,避免集中交易影響市場平穩運行。
前期,滬深北交易所已就上述四類股票程序化異常交易行為制定具體監控指標,自2024年4月起開始試運行。
滬深北交易所表示,從試運行情況看,觸發相關指標的主要是量化私募、券商自營等機構投資者,中小個人投資者基本未發生相關情況,投資者的正常交易行為不會受到影響。此外,試運行期間,交易所對頻繁觸發相關指標的投資者進行了問詢和合規交易教育,相關投資者交易合規性明顯提升。
根據《實施細則》,發現投資者發生程序化異常交易后,滬深北交易所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根據交易所相關業務規則的規定,對其采取相應的自律監管措施或者紀律處分。二是對于因一個月內多次發生異常交易行為被交易所采取限制投資者賬戶交易措施的程序化交易投資者,要求其指定交易會員暫停其使用交易所主機托管資源。三是程序化交易投資者因發生異常交易行為被采取暫停投資者賬戶交易或限制投資者賬戶交易措施的,視情況通報中國證監會相關派出機構、證券業協會、基金業協會等,商請協同采取現場檢查約談提醒等措施。
加強高頻交易監管
對于市場關注的高頻交易認定標準,《實施細則》明確高頻交易認定標準為:單賬戶每秒申報、撤單筆數最高達到300筆以上,或者單賬戶全日申報、撤單筆數最高達到20000筆以上。滬深北交易所表示,設置這一標準借鑒了境外成熟市場高頻交易認定標準,結合了自身監管實踐經驗,同時進行了充分的數據測算。具體考慮如下:
一是聚焦重點,注重實效。從海外經驗和監管實踐看,由于存在一定技術門檻,高頻交易投資者數量占比雖少,但由于交易頻次高,交易量大,市場影響較大。交易所結合日常監管實踐,在充分測算評估論證的基礎上,設置高頻交易認定標準,有助于聚焦重點群體,集中監管資源,切實發揮監管實效。
二是突出特點,便于執行。為引導市場主體更加準確判斷并規范自身行為,高頻交易認定標準不宜復雜,應當具備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流速(每秒申報速率)和流量(單日申報筆數)最直接體現高頻交易特點,同時也反映高頻交易對交易所系統安全和市場秩序的影響,以這兩個要素作為高頻交易的認定標準,便于理解和執行。
三是有序銜接,持續完善。前期建立的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已對高頻交易做出了針對性安排,交易所在交易監控中也予以重點關注。《實施細則》沿用了相關標準,與前期建立的報告制度有序銜接。同時,《實施細則》也規定,交易所可以對高頻交易的認定情形和差異化管理要求進行調整。后續,交易所將持續做好監測監控,評估高頻交易管理情況,根據監管實踐不斷完善。
《實施細則》正式發布后,滬深北交易所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強高頻交易監管:
一是督促相關投資者履行額外報告義務。從維護交易所系統安全出發,要求存在高頻交易情形的投資者按照《實施細則》和前期發布的有關程序化交易報告的通知規定,在履行一般報告要求基礎上,額外報告高頻交易系統服務器所在地、系統測試報告和系統故障應急方案等信息。如未落實系統測試和應急方案相關要求,發生系統故障影響交易所系統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的,交易所將從嚴采取監管措施。
二是針對性設置異常交易監管標準。針對高頻交易申報速率快、報撤頻率高等特點,設置瞬時申報速率異常、頻繁瞬時撤單等異常交易監管標準,從嚴設定指標監控閾值,加強對高頻交易行為的引導和約束。
三是加強交易監管。投資者進行高頻交易發生異常交易行為的,交易所可以按規定從嚴從重采取自律管理措施,并要求會員加強相關客戶交易行為管理。
四是實施差異化收費。下一步,滬深北交易所將適時研究制定差異化收費方案,以高頻交易認定標準為基礎,對于存在高頻交易情形的投資者,根據其實際交易情況研究收取更高的流量費、撤單費等費用,通過市場化調節手段,引導高頻交易主動降低交易頻率,規范交易行為。相關標準、方案將在證監會統一指導下,適時制定出臺。
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
北向投資者需履行報告義務
為明確滬深股通投資者程序化交易報告的具體操作,滬深交易所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起草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規則適用指引第2號—滬股通投資者程序化交易報告(征求意見稿)》《深圳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業務指引第3號—深股通投資者程序化交易報告(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報告指引》),并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
《報告指引》針對報告主體、報告方式、報告信息等具體事項作出細化規定,并為存量投資者預留了充足的過渡期,保障滬深股通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平穩落地。
據記者了解,北交所沒有與香港聯交所建立互聯互通機制,沒有北向投資者,因此沒有制定相關《報告指引》。
2023年9月份,證監會指導滬深北交易所制定發布《關于股票程序化交易報告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建立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
此次滬深交易所起草的《報告指引》整體上與境內現有程序化交易報告的有關規定保持一致,同時兼顧內地與香港市場的實際差異,對部分條款及填報字段進行適應性調整,并為市場預留較為充足的準備時間。
報告主體方面,以北向投資者識別碼(BCAN碼)為基礎進行報告。報告路徑方面,由北向投資者向香港聯交所參與者報告,再經由香港聯交所提供給滬深交易所。報告內容和監管要求方面,和境內整體保持一致。對未按要求履行報告及變更報告義務、報告信息不完備等違反相關規定的主體,滬深交易所可提請香港聯交所采取自律管理措施。后續,滬深交易所將認真做好相關反饋意見的收集評估和《報告指引》的完善發布工作。
滬深北交易所表示,下一步,將結合市場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持續完善程序化交易相關監管安排,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運行。
(編輯 才山丹)
21:50 | 粵傳媒:關于公司舉行2024年度報告... |
21:50 | 許昌智能:2024年年度報告業績說明... |
21:45 | 思特奇: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一... |
21:45 | 金埔園林: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蘭花科創:4月25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三一重工: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建研設計:5月8日將召開2024年度股... |
21:45 | 福能東方: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九安醫療: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方正閥門: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會...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