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見習記者 于宏
新質生產力與資本市場將如何精彩對接?這是金融市場與科技圈均高度關注的話題。
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中國銀河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楊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全球科技創新空前活躍,新生產要素不斷涌現,必然促使生產力進行創新以與之相適應。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要擺脫傳統增長路徑,轉入創新驅動發展軌道,發展新質生產力尤為重要。”
政策方面,去年以來,圍繞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國證監會陸續出臺“科技十六條”“科創板八條”“并購六條”以及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實施意見等舉措。
申萬宏源研究所A股策略首席分析師傅靜濤表示:“當前,新一輪產業政策布局與產業趨勢上行共振的周期正在啟動。其中,對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全面布局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點內容之一。”
民生證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陶川也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科技的“含量”在邊際提高。
展望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前景與機遇,多位券商首席(包括首席經濟學家和首席分析師)普遍認為,2025年,政府將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推動高質量發展。預計相關細分產業將進一步迎來發展機遇。
“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傳統產業升級、數字經濟為主要抓手。”華泰證券研究所所長、總量研究負責人、固收首席分析師張繼強表示,新興產業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方面,新增具身智能及6G;傳統產業升級方面,關注航空裝備、電力設備、船舶海工、工業母機、高端醫療等;設備更新方面,考慮到今年的單位能耗排放降低目標進一步上調,重點關注鍋爐、電機、汽輪機等高耗能、高排放設備;數字經濟方面,重點關注智能網聯汽車、AI消費電子、機器人等硬件終端,以及工業互聯網、算力等領域。
從券商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角度來看,2024年上半年,證券行業共服務32家科技創新型企業在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首發上市,實現股權融資190.63億元,IPO家數占全市場的72.73%,融資金額占58.67%;債券融資方面,證券公司2024年上半年承銷科技創新公司債券共計208只,融資規模達2437.31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近一倍,券商在推動科技創新、促進新興產業升級方面的能力持續提升。
從實踐角度來看,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也是券商業務的重點發力方向。國聯民生證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不斷優化行業分組,鼓勵在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設立行業組,持續加強對成長潛力較大的前瞻性行業項目的開發、拓展力度,積極擁抱未來產業和新質生產力,服務國家戰略;同時,切實強化投行的研究能力,尤其是對重點行業的研究能力,并在理念上真正做到擁抱科技創新,與科技相向而行,進而在業務實踐中落實對科技創新相關產業和客戶的深入理解、支持和服務。”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