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1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簡稱“最高法”)舉行2025年首場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以高質量審判服務保障科技創新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從總體要求、依法加強科技創新成果保護、創新主體保護、創新行為保護、科技創新法治化國際化市場環境建設和司法保護體制機制建設等六個方面提出了25條共計98項切實可行的政策舉措,全面覆蓋刑事、民事、行政三大審判領域,從司法政策、裁判規則、體制機制、隊伍建設等多個維度提出明確要求。
在“依法加強科技創新法治化國際化市場環境建設,助推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意見》提出,妥善處理科技創新領域的金融糾紛,促進健全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機制。依法審理借款糾紛案件,保護合法的民間借貸和企業融資行為,拓寬企業科技創新融資渠道,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持。依法審理擔保物權糾紛案件,依法認定企業以知識產權、股權等財產性權利以質押等方式作出的擔保,促進解決科技創新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依法審理科技創新企業吸收合并、增資、股權轉讓等投融資糾紛案件,依法保護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等社會資本參與科技創新企業公司治理和獲取回報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優化審理執行拖欠科技創新企業賬款案件工作機制,確保及時兌現勝訴權益。
發揮金融審判職能,優化涉科創板金融糾紛審判機制,依法加快涉科技創新企業相關案件審理,保障金融對科技創新支持。完善創投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審判規則,壓實基金管理人、托管人、服務機構的信義義務和法律責任,暢通基金募投管退各環節,促進股權融資支持科技創新功能發揮。做好資本市場司法保障,促進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功能發揮,滿足不同類別、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科技創新企業股權融資需求。
《意見》還提出,依法規制科技創新領域的不正當競爭和壟斷行為,助推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妥善運用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兜底規定,原則條款、法律目的條款,以誠實信用原則和商業道德為基本標準,有效遏制各種搭車模仿、阻礙創新的新類型不正當競爭行為,為形成公平誠信的競爭秩序提供司法規范和引導。
在“加強科技創新成果司法保護,助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意見》提出,加強數字經濟司法保護,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準確適用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等相關規定,妥善處理涉及人格權、財產權等數據糾紛,遏制侵權行為,加強數據保護。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表示,下一步,人民法院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科技創新的各項要求和黨中央關于科技創新的一系列決策部署,聚焦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的重要任務,以公正高效司法保護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為激勵保護創新、促進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