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2024年面對變亂交織的全球政治經濟局勢以及國內經濟結構性調整進入攻堅階段,中央及時果斷出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迎難而上,干字當頭,成功扭轉了經濟增速下行的趨勢,全年有望實現5%的增長目標。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章俊表示,在保持經濟增長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內部風險有效化解,經濟增長質量持續提升。具體來看,有以下幾方面的亮點:
一是中央財政加碼“兩新”“兩重”項目,兼顧利長遠和惠民生。2024年年初中央財政安排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用于支持“兩新”“兩重”項目建設。在“兩重”建設和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重點領域投資和設備更新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增強了經濟中長期發展后勁。相關領域投資增速明顯高于整體平均水平,例如2024年1月份至11月份,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40.9%,航空運輸業投資增長18.2%,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15.0%。受益于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支持,居民消費有效提振。以舊換新政策帶動,汽車、家電、家裝等產品銷售火熱,促進消費持續回暖、國內需求不斷擴大。2024年1月份至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5%,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959.4萬輛,同比增長41.2%。根據商務部數據統計,以舊換新政策整體帶動相關產品銷售額超1萬億元。同時,以舊換新政策成效也在向供給端傳導,有力帶動了相關行業生產和投資加快。例如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15.8%,對全部投資增長貢獻率為65.3%。
二是政策主動作為,有效化解地方債務和房地產領域風險。2024年下半年以來,針對地方債務和房地產領域風險問題,中央各部門及時出臺系列支持政策,有效化解風險,對市場預期起到了重要穩定作用。財政政策主動作為,一次性增加6萬億元專項債券額度置換存量隱債,使地方政府能夠騰挪出更多經濟資源用于經濟發展和保基層運轉,大幅緩解了“多角債”問題,改善企業現金流和民間投資預期。2024年12月份建筑業PMI指數由49.7%大幅提升至53.2%,再次回歸“榮枯線”以上。為促進房地產止跌回穩,政策從供需兩端發力,包括實施“四個降低”和“四個取消”,央行和財政部先后設立專項資金用于存量商品房收儲。2024年10月份至11月份房地產市場呈現回穩趨勢,重點30城新房成交面積環比和同比增長均超10%,重點20城二手房成交量環比、同比亦繼續增長。11月份新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由負轉正,分別實現正增長3.2%和1.0%,其中一線城市銷售改善更為明顯。
三是堅定經濟高質量轉型,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2024年各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東數西算”工程、產業創新工程,內部產業升級和出口產品競爭力均有顯著提升。2024年1月份至11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明顯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長。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8.8%,高技術服務業投資累計同比增長10.6%,亦顯著高于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伴隨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加強,我國在化學成品、機械及運輸設備領域的出口呈現持續增長態勢,出口金額占比分別從2018年的6.71%和48.42%提升至2024年1月份至10月份的7.4%和49.98%。
四是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支持服務實體經濟。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來,2024年金融領域對實體經濟和高質量轉型支持效果逐步顯現。其中科技金融引領居于首位,2024年獲得貸款支持的高新技術企業25.79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本外幣貸款余額達到3.19萬億元,同比增長20.8%,高于各項貸款增速13.2個百分點;綠色金融方面,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2023年10月份以來,累計發行綠色債券6254億元;普惠金融方面,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8.64萬億元,同比增長29.82%,平均貸款利率4.42%,較2023年下降0.35個百分點。養老金融方面,有序推進養老儲蓄、養老理財、商業養老金等業務試點,2024年12月份個人養老金制度從試點城市擴展至全國。數字金融方面,加快推動金融數字化轉型,提升金融便利化水平,我國移動支付普及率達到86%,位居全球第一,為其他四篇“大文章”奠定良好基石。
章俊認為,當下中國經濟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外部環境的不利因素加大。但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去年12月份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總結2024年各項工作的經驗基礎上,為2025年繼續攻堅克難指明了方向,統一思想努力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為發展實績。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通過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國經濟能繼續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編輯 郭之宸)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