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完成商業首航,國產大型客機C919首次飛出國門參加航展……今年以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行業捷報頻傳,用一個個創新成果不斷踩實高端裝備升級之路。
高端裝備制造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的主陣地之一。高端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作為行業“優等生”,更是在進一步提升產業鏈自主化水平、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充當“領頭雁”。
以深市為例,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4月15日,深市共有高端裝備制造業企業147家,市值合計達6244.21億元,涵蓋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工業母機、激光加工等多個重要產業鏈,其中不乏“大而優”的行業龍頭與“小而美”的細分市場冠軍。
創新成果加速落地
積聚突圍力量
高端裝備制造是制造業的高端領域,其“高端”屬性體現在產品技術含量高、處于價值鏈高端和占據產業鏈核心領域上。高端裝備制造離不開高新技術引領。
正如特銳德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所言,公司堅持“一步領先,步步領先”的創新理念,以技術引領行業發展,高度重視研發投入以及研發體系建設。近5年來,公司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8億元,占公司期間累計營業收入的4.4%,研發人員數量由742人增長到1110人,占公司員工總數比例超過13.37%。
特銳德只是諸多深市高端裝備制造企業錨定技術創新的一個縮影。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在已公布2023年度研發支出情況的25家相關深市公司中,研發支出總額占營業收入比例在10%以上的公司有7家,占比在5%以上的公司則有15家。把時間維度拉長來看,2020年至2022年,深市高端裝備制造企業研發支出總計分別為61.15億元、72.12億元和85.82億元,呈現逐年上漲趨勢。
高端裝備制造企業保持高比例研發支出,一批先進技術成果加速落地。
以TCL科技為例,近三年,TCL科技累計研發投入超280億元,累計申請專利超7萬件,授權發明專利超2.7萬件,在全球建有29個研發中心,并牽頭成立了兩個國家級行業創新中心,同時擁有獲認證和認定的9個國家級企業開放式創新平臺、33個省級創新平臺資質,制定了200多項國際及國內技術標準,在半導體顯示、新能源光伏領域的科技水平已躋身全球前列。
“高質量發展有三個支撐要素,即產業轉型升級、創新驅動和新型工業化能力。”TCL科技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公司將牢牢把握科技制造業升級和全球能源結構轉型機遇,繼續落實“經營提質增效,鍛長板補短板,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全球布局”的經營策略,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加速向“全球領先的科技制造產業集團”邁進。
加速“出海”
探索突圍路徑
以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為主要特點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因此,唯有全力突破“卡脖子”技術,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歷史機遇,系統性重構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才能掌握未來發展主動權,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
在這過程中,高端裝備制造業已然成為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抓手,相關上市公司更是紛紛探索海外市場,把揚帆出海看作企業提升增長動能的又一重要路徑。
中際旭創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公司高端光模塊業務占主營業務的90%以上,而光模塊產品海外銷售占比較高。隨著全球云廠商對計算能力、帶寬的需求不斷增長,公司將充分利用行業發展契機,進一步加快推進海外產能的建設,更好地支持海外市場業務發展、滿足海外市場重點客戶的需求并全力保障公司海外交付能力,提升公司的全球影響力以及核心競爭力。”
中集車輛CEO兼總裁李貴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公司在其他海外市場獲得了良好的業務增長,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公司2023年凈利潤實現大幅提升。
據悉,中集車輛2023年實現營收250.87億元,同比提升6.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56億元,同比提升119.6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5.53億元,同比增長69.68%,創歷史新高;毛利率提升至18.96%,提升5.68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諸多深市高端裝備制造企業紛紛表態,將繼續探索海外市場。例如,協創數據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公司將面向全球市場持續拓展新客戶。同時,公司業務團隊將深耕智慧存儲、智能物聯云服務、服務器再制造多元化市場,持續優化現有客戶結構,鞏固核心客戶,加大新客戶開發力度。
18:03 | 國聯水產2024年實現營收34.09億元 ... |
18:03 | 人社部:擬制定提前領取個人養老金... |
18:01 | 美的樓宇科技以全鏈路打造iBUILDIN... |
18:00 | 大名城2024年營收41.71億元 地產... |
17:59 | 劍橋科技提交赴港上市申請 “A+H”... |
17:59 | 去年股價累計漲幅超56%!江蘇銀行... |
17:58 | 博俊科技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長 持... |
17:58 | 綠地控股2024年營收2406.4億元 |
17:58 | 旭光電子積極構建全方位電力業務體... |
17:57 | 海默科技2024年核心業務穩健經營 ... |
17:54 | *ST陽光披露2025年一季報 “保營收... |
17:45 | 一季度裝機規模不斷提升 立新能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