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見習記者 毛藝融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業內稱為資本市場的新“國九條”。新“國九條”以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勾畫了未來資本市場建設的宏偉藍圖,提出了推動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提高投資者回報、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等一系列重要舉措。
記者關注到,早在今年1月底,上交所已率先向上市公司發出開展“提質增效重回報”倡議,科創板公司積極響應,截至4月13日,已有105家科創板公司披露了2024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特別是科創50成分股公司已有28家披露了方案,發揮了頭部公司的示范引領作用。
深入落實“強本強基”
科創板率先開展“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
市場人士認為,“提質增效重回報”倡議書內容充分體現了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有利于推動引導上市公司將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融入生產經營等公司戰略中,使得回報投資者在資本市場蔚然成風。
倡議書鼓勵全體科創板公司參與“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按照“自愿、公開、務實”的原則,制定并披露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尤其建議科創50、科創100指數成分股公司積極參與專項行動,發揮引領示范作用。
在這批“模范生”的帶領下,科創板掀起了一股回報投資者的“熱潮”。據統計,目前科創板共有256份回購計劃正在推進中,合計擬回購金額上限達272億元;42份增持計劃正在推進中,合計擬增持金額上限超過10億元。科創板回購增持的規模屢創新高,并且正加力推進。
引導聚焦主營主業
普遍將提升經營質量作為基礎性舉措
做強主業、提升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新“國九條”提出,要鼓勵上市公司聚焦主業,綜合運用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方式提高發展質量。
從已經披露的方案來看,公司普遍在對以往經營情況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年報中披露的經營計劃,闡述了2024年的優化目標,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可落實、可檢驗的具體舉措,包括提升主營業務市場占有率、優化產品結構、加快募投項目推進進度等。
例如,中微公司表示,2024年公司將繼續提升單臺和雙臺刻蝕CCP和ICP刻蝕設備市場占有率,推出超過10款新型薄膜沉積設備,在薄膜沉積領域快速擴大產品覆蓋度,并計劃將硅和鍺硅外延EPI設備、晶圓邊緣Bevel刻蝕設備等多個新產品投入市場驗證。
中控技術分析了目前多款產品市場率常年位于首位的情況,提出在保持擴大現有市場份額的同時,2024年將在核心產品領域打造控制系統、自動化儀表、5T產品線的全新技術及產品,同時圍繞新一代控制系統、工業軟件(AI+)、工業傳感儀表、機器人等方向開展技術探索。
注重科技創新
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方案亮點
科創板始終堅持“硬科技”定位,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重點產業鏈形成示范效應和集聚效應。從披露方案看,多數企業的提質增效方案均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多措并舉,例如助推研發成果加速落地、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提升研發人員創新活力等。
比如,航材股份在方案中披露,將積極貫徹“新質生產力”理念,預計較2023年增加研發投入2500萬元。公司投資規模500萬元以上的在研項目共計52項,計劃投資金額5.6億元。螢石網絡披露了2024年重點在研項目及預計投資規模,如預計投資1.5億元用于“基于AGI的智能服務升級研發”項目,預計投資8000萬元用于“面相入戶場景的智能門鎖及解決方案研發”項目等。
強化“關鍵少數”責任
踐行“義利共生”理念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是公司的“關鍵少數”,要主動扛起推動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提高投資者回報等主體責任,提升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信心。
記者關注到,在強化“關鍵少數”責任方面,新“國九條”多措并舉,要求切實發揮獨立董事監督作用、嚴格規范大股東尤其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減持等。
從已披露的方案來看,科創板公司普遍對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強化“關鍵少數”的責任擔當提出未來規劃。例如,金山辦公披露,除了股權激勵約束外,2024年,將結合年度財務狀況、經營業績等目標的綜合完成情況對高管人員進行績效考評,將高管薪酬調整、支付、分配與公司業績經營相掛鉤。
公司還普遍提出將加強董監高的培訓,并提出了明確的培訓計劃,如覆蓋面、次數等。煜邦電力披露,公司將全力支持董監高積極參與證監會和交易所的相關培訓,并邀請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對公司董監高開展不低于3次的培訓,加強學習證券市場相關法律法規,熟悉證券市場知識,不斷提升自律意識,推動公司持續規范運作。
(編輯 李波)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