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4月12日,證監會舉行新聞發布會,就《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管理規定(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規定》)征求意見。
對于出臺《管理規定》的背景、主要考慮和具體安排,證監會市場一司司長張望軍回答了《證券日報》記者提問。張望軍表示,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對加強交易監管作出了重要安排,其中明確要求要出臺程序化交易監管規定,加強對高頻量化交易監管。
據張望軍介紹,《管理規定》內容可以概括為“四個突出”:突出維護公平,突出全鏈條監管,突出監管重點,突出系統施策。
圖為證監會市場一司司長張望軍 攝影/劉笑辰
全市場報告程序化交易賬戶11.9萬個
已實現“應報盡報”
張望軍表示,程序化交易的市場影響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市場活躍度,提高交易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場流動性。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程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交易相對中小投資者有明顯的技術、信息和速度優勢,在一些時點存在策略趨同、交易共振等問題,加大市場波動。部分機構過度頻繁交易,快速報單撤單,交易短期化特征明顯。
境外成熟市場普遍對程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交易實施嚴格的監管,建立了諸如強制登記、差異化收費、異常交易行為監控等針對性監管安排,有的國家還將利用程序化交易實施“幌騙”的行為認定為市場操縱進行處罰。我國市場有2.25億投資者,中小散戶占比超過99%,更有必要對程序化交易加強監管,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這是踐行資本市場監管政治性、人民性的具體體現。
2019年《證券法》修訂,將程序化交易納入規制范圍,明確了法律依據。近年來,證監會持續探索和完善程序化交易監管機制,去年9月份指導證券交易所建立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截至去年底,全市場報告程序化交易賬戶11.9萬個,已實現“應報盡報”。今年2月份,證監會指導滬深交易所及時對個別量化機構異常交易行為采取監管措施,各方反響積極。
對程序化交易監管
作出全面、系統規定
談及《管理規定》的具體安排,張望軍表示,本次公開征求意見的程序化交易管理規定,緊緊圍繞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的主線,堅持“趨利避害、突出公平、有效監管、規范發展”的思路,進一步對程序化交易監管作出全面、系統規定,切實提升程序化交易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內容看,可以概括為“四個突出”:第一是突出維護公平。立足中小投資者數量眾多這個最大的國情市情,針對程序化交易在信息、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在報告管理、交易監管、系統安全、差異化收費等方面明確一系列要求,切實維護市場交易公平性,管控好消極影響,發揮其積極作用,促進程序化交易規范健康發展。
第二是突出全鏈條監管。事前,落實“先報告、后交易”要求,程序化交易投資者要提前報告賬戶基本信息、資金信息、交易策略等內容。技術系統應當符合證券交易所規定,相關機構應當制定專門的合規風控制度。事中,證券交易所對程序化交易實行實時監測,制定針對性的異常交易監控標準。證券公司要全面落實客戶管理責任。事后,強化自律管理與行政監管的銜接,明確違法違規行為的責任追究。
第三是突出監管重點。《管理規定》要求由證券交易所明確高頻交易認定標準,可對高頻交易實行差異化收費,并從嚴管理其異常交易行為。同時明確投資者在進行高頻交易前,應當額外報告系統測試情況、系統故障應急方案等信息。
第四是突出系統施策。《管理規定》是程序化交易監管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明確了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證券交易所、行業協會的職責分工,授權證券交易所、行業協會細化業務規則和具體措施,逐步構建行政監管和自律管理相互銜接的立體化規則體系。
張望軍表示,《管理規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結束后,證監會將認真研究采納各方意見建議,進一步修改完善,盡快正式發布。后續,證券交易所、行業協會相關業務規則和細則將成熟一項、推出一項。
(編輯 喬川川)
15:35 | 貝因美2025年度戰略發布會:重塑母... |
15:32 | 均瑤健康2024年益生菌業務營收達7.... |
15:32 | 敦煌種業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 |
15:30 | 萬興科技董事長吳太兵:堅定全面擁... |
15:29 | 錨定發展新目標 海泰科開啟“行業... |
15:28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智能云生... |
15:27 | 安徽上市公司協會成功舉辦“上市皖... |
15:23 | 珍寶島去年實現營收27.04億元 加速... |
15:22 | 韋爾股份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5.2... |
15:21 | 甘肅能源一季度實現扣非凈利潤4.79... |
15:20 | 濰柴動力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5:17 | 北京股權信托財產登記政策“破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