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4月12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克勞銳獲悉,《2024克勞銳中國內容機構(MCN)行業發展研究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發布。
根據克勞銳的統計,2023年中國MCN機構的注冊公司數量超過了25400家,公司增量主要來源于達人新工作室、原有機構拆分業務線、大型集團拆分新媒體業務成立子公司。
整體來看,MCN機構在過去一年持續在“維穩”和“拓新”之間探索確定性增長,在穩定成熟業務的同時降本增效,提升自身利潤,同時謹慎拓展新業務,提升營收上限,不僅在經營邊界上迎來拓寬,也在變現渠道上持續深化。
根據克勞銳的調研數據顯示,MCN機構經紀業態比重整體上漲約10%,營銷業態和電商業態成為機構變現的主要方式,以資源(IP+內容)驅動商業化轉向以服務(營銷服務、電商服務)驅動商業化的機構增多。
白皮書顯示,過去一年里,社交電商帶來的供應鏈的極快變化也十分明顯。基于內容商業化途徑的變化,機構不論是在短劇、海外等業務布局,MCN機構都需要有快速反應的團隊組織建設能力和業務開拓能力。組織人效與管理成為2023年機構修煉內功的著力點。MCN機構對于團隊基因與能力模型的應用在2023年表現尤為突顯,對于更多的MCN機構來說,選擇“不做”什么比選擇“做”什么更加重要。
隨著本地生活業務的高速發展,許多成熟MCN機構在深思熟慮后入局,服務商模式吸引了眾多新玩家。MCN機構在2023年更多聚焦本地生活賽道的市場教育與規模拓展,打磨團隊和盈利模式。
同時,短劇業務迎來爆發式增長,品牌定制+平臺分賬成為主流經營模式。影視制片公司、投流公司等搶占市場份額,MCN機構開始以版權方、投資方、技術支持等方式入場,布局付費短劇業務。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MCN機構開始帶著自身的資源與能力布局海外業務,需求差異化突破,同時吸引海外資源“反哺”國內業務,既“走出去”,也要“引進來”。
(編輯 張明富)
16:21 | 聚焦全球市場 共探航運指數期貨新... |
16:19 | 莫高股份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28億... |
16:14 | 東方嘉盛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 |
16:12 | 2024年營收不足3億元 蘭州黃河被實... |
16:10 | 甘肅能化2024年實現凈利潤12.14億... |
16:10 | 坤恒順維2024年超三成營收用于研發... |
15:49 | 央行最新部署,事關金融“五篇大文... |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