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近年來,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通用技術,一方面能不斷滲透至生產、消費、流通等各環節,另一方面又能把通用技術與具體產業領域相結合,并培育出新的技術,因此成為賦能各行各業培育并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原動力”。
作為優質創新資本中心,深圳證券交易所市場(下稱“深市”)活躍著一大批人工智能產業企業,其借助資本市場平臺不斷做強做大,如今已逐漸成為人工智能產業的中堅力量。初步統計,截至目前,深市約有70家人工智能相關上市公司,市值合計超過1.5萬億元。
那么,相關企業在實踐中是如何借力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加速升級的?《證券日報》記者近日深入多家深市人工智能產業企業,了解企業發展“脈絡圖”,尋覓企業鍛造新質生產力“全路徑”。
深入生產等各環節
加速與實體經濟融合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3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將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
所謂“人工智能+”指的是人工智能技術進一步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具體落實過程中,一眾深市人工智能產業企業,不斷將相關技術應用于生產、消費、流通等各環節,推動鍛造新質生產力持續走深走實。
例如,在生產領域,廣電運通持續深化算力布局,發力IDC承建和服務器業務。圍繞“四云兩中心”開展自主研發,打造廣州政務信創云、公安信創云、國資國企云、AI智算云等專屬云服務,并推進新一代高可用云數據中心和算力中心建設。在消費領域,卓勝微逐步完善射頻產品線的布局,從2020年至今,公司產品從分立器件到模組逐步豐富,模組產品從接收端模組產品拓展到主集收發模組,與此同時射頻模組銷售占比也逐年提升。
“公司通過構建關鍵產品和工藝的智能制造能力,打造集設計、研發、工藝、器件、材料和整合優化等技術于一體的‘智能質造’資源平臺。”卓勝微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同時,公司致力于從一個手機射頻前端的設計企業走向IDM模式和大客戶資源服務型的企業,建立新的客戶渠道來反向促進目前的業務模式,形成良性循環。
融入具體產業領域
持續激發新技術產生
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與具體產業領域相結合,進而衍生出新的技術,更是人工智能產業企業鍛造新質生產力的又一重要路徑。
正如科大訊飛董辦主任常曉明向《證券日報》記者所言,當前,通用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量,已經開始像水和電一樣,賦能各個行業,激發了制造模式、生產方式和產業形態的深刻變革。
以大華股份為例,公司持續聚焦城市和企業兩大核心業務,堅定AloT(人工智能物聯網)、物聯數智平臺兩大技術戰略,全面激活以視頻為核心的數據要素價值,賦能城市高效治理體系構建與企業數智化轉型升級。同時,依托對智慧物聯的深入洞察與布局,公司持續探索多領域創新業務。
大華股份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公司除了在“人工智能+”技術及業務方向上持續積累外,在“數據要素×”領域也在積極探索。公司圍繞自身能力挖掘數據應用,貫穿數據資產化、資源化、商品化全流程,助力釋放發展新動力。
追本溯源,不論是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生產、消費、流通等各環節,還是借助相關技術與產業領域深度融合,進而激發新的技術,背后都離不開相關企業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一起抓,厚植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例如,匯川技術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匯川技術每年將營業收入的8%至10%用于研發投入。通過長期的高比例研發投入及技術創新,公司不僅掌握了“信息層、控制層、驅動層、執行層、傳感層”等各類產品的核心技術,還掌握了工業自動化、電梯、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等行業的應用工藝技術。
諾瓦星云的高研發投入也是其重視研發創新的直接體現。“近年來,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均在13%以上。此外,公司還擁有一支具有豐富行業經驗和優良教育背景的研發團隊。”諾瓦星云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為980名,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為40.99%。
明晰戰略部署“施工圖”
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展望未來,受訪企業均表示,將繼續進行全路徑探索,賦能行業加速轉型升級,不斷夯實發展新質生產力主陣地地位。
廣電運通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加速在算力和數據領域的布局,打開新質生產力的大門,成為產業創新的關鍵抓手和驅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引擎。
“頭部公司應該看向更長遠的未來,考慮通過人工智能的關鍵技術來創造全新產品和全新服務形態的機會。”常曉明表示,未來既要用人工智能賦能現有產業升級,也要用人工智能來助力教育、醫療等民生剛需,還要用人工智能來提升每個人的能力,最終加速新質生產力的形成,科大訊飛將持續以“人工智能+”推動我國自主可控的大模型產業生態蓬勃發展。
諾瓦星云相關負責人則稱,隨著新型顯示產業發展不斷升級,諾瓦星云將繼續深入貫徹與響應政策要求,圍繞新型顯示產業發展趨勢,聚焦MLED顯示系統、核心集成電路和核心檢測裝備等重點領域,加大研發創新力度,提升企業在新型顯示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國家培育新動能、新優勢貢獻力量。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09:58 | 引導會計師事務所重視審計質量 中... |
09:57 | 光啟技術產能釋放周期開啟 一季度... |
09:56 | 洪通燃氣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95... |
09:55 | 天融信推進智算云業務 一體機有望... |
09:55 | 稀土行業景氣度回升 多家公司一季... |
09:46 | 萬里揚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9.15%... |
09:46 | 矽電股份2024年業績保持穩健 擬每1... |
09:45 | 寶馨科技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36億... |
09:44 | ?恒逸石化擬注銷約6370.38萬股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