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認為,此舉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本報記者 劉琪
“當前,我國貨幣政策仍然有足夠的空間,我們將平衡好短期和長期、穩增長和防風險、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關系,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為經濟運行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行長潘功勝在1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央行將于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1萬億元。1月25日開始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0.25個百分點。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連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本次降準的幅度大于市場預期,表明貨幣政策加大了實施力度,對全年經濟運行會產生更大的積極作用。
將為資本市場
帶來更多流動性支持
央行1月24日發布公告稱,自2024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0%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本次降準符合市場預期,降準幅度加大,釋放了貨幣政策加力穩增長的信號,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本次降準幅度達0.5個百分點,較2022年以來的歷次降準幅度增加一倍,意味著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顯著增大。”王青表示,這將推動一季度信貸保持較快增長,有效提振市場信心。預計接下來財政政策也將發力,其中政府債券發行進度會明顯加快。
連平認為,降準最直接的效用是改善當下銀行體系的負債狀況,有效增強銀行支持實體企業的信貸投放能力,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尤其是支持中小微、民營企業。降準可以釋放長期流動性,通過金融機構創造更多的廣義貨幣供應,加上人民銀行推出的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等結構性工具,可以增大市場資金總供給;在資金需求一定的情況下,能起到推動實際利率下行的作用。
“降準將為資本市場帶來更多的流動性支持,尤其是對銀行、房地產、制造業和消費行業等板塊上市公司有積極促進作用,對提振投資者信心形成利好。”連平進一步表示。
從此次降準時間來看,2月5日臨近春節假期。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歷史經驗看,臨近春節,市場流動性需求會明顯上升,加之節前提現需求增大,會對市場流動性帶來一定壓力。一方面,一季度是信貸投放高峰,大規模釋放流動性有助于更好支持金融機構投放中長期信貸;另一方面,年前降準帶動流動性供給數量上升,有助于緩解市場流動性緊張問題,降低春節假期的影響。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
精準發力
央行公告顯示,自2024年1月25日起,分別下調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利率各0.25個百分點。
“當前物價水平和價格預期目標相比仍有距離。”潘功勝表示,去年11月份、12月份國內主要銀行下調了存款利率。從1月25日開始,將把提供給金融機構的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由2%下調到1.75%,這些措施都將有助于推動信貸定價基準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也就是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行。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及研究部總監龐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再貸款是確保資金精準滴灌、直達實體經濟短板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再貼現利率,是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定向發力的體現。
在王青看來,此次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0.25個百分點,表明本次除了推出總量型貨幣政策工具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也在朝著國民經濟薄弱環節重點發力。預計后期財政政策中針對小微企業的減稅降費政策也將適時推出。
專家預計短期內
MLF利率仍有可能下調
潘功勝在發布會上還提到,央行將繼續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的穩中有降。總量上保持合理增長;價格上,主要是利率和匯率,兼顧內外均衡;結構上注重提升效能;政策協調上形成合力。
王青預計,接下來還有降息的可能。著眼于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特別是有效緩解實體經濟實際融資成本上升勢頭,一季度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下調的概率較大。
自去年8月份由2.65%下調至2.5%以來,MLF利率至今“原地踏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份,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下降0.3%,連續三個月負增長;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下降2.7%,環比下降0.3%。
“這意味著考慮物價因素,近期企業和居民的實際融資成本在上升。”王青表示,綜合考慮一季度經濟、物價走勢,預計短期內MLF利率仍有可能下調,預計降息幅度為0.1個百分點至0.2個百分點。這將帶動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同步下調,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從而有效激發消費和投資需求。而LPR報價下調給銀行帶來凈息差收窄的壓力,下一步或將繼續通過下調存款利率的方式解決。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降息仍在后續的政策工具箱中。一方面,當前有效需求不足仍是經濟復蘇主要矛盾,國內貨幣政策方面,將進一步降低消費和投資成本,提振微觀主體活力;另一方面,考慮到目前銀行整體部門凈息差承壓,部分銀行凈息差壓力較大,以及此前銀行調降存款利率幅度有限等,預計后續央行仍將通過降息引導市場利率中樞適度下移,發揮結構性工具定向直達、低成本優勢,挖掘利率市場化改革紅利,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步下行,預計2024年LPR利率仍有一定幅度下調可能。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15:10 | 賽輪輪胎2024年營收凈利創歷史新高... |
15:08 | 三利譜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
15:07 | 招商積余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5.0... |
15:06 | 凱利泰官宣新管理層:蔡仲曦任董事... |
15:05 | 中晶科技2024年扭虧為盈 2025年第... |
15:01 | 北京電信深化生態合作 驅動首都數... |
15:00 | 昆侖萬維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