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1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國資委有關負責人出席介紹聚焦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更好實現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圖為發布會現場。攝影/杜雨萌)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袁野介紹,2023年,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9.8萬億元、利潤總額2.6萬億元、歸母凈利潤1.1萬億元,實現高質量的穩步增長;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含房地產)5.09萬億元、同比增長11.4%,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2.18萬億元、同比增長32.1%;研發經費投入1.1萬億元,連續兩年破萬億。
三方面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
上市公司是央企重要組成部分,央企的優質資產基本都在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和整個央企的高質量發展息息相關。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一項長期性工作,需要持續發力。”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產權管理局負責人謝小兵稱,下一步,將重點圍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質量:
一是繼續構建定位清晰、梯次發展的上市格局。推動企業按照“做強做優一批、調整盤活一批、培育儲備一批”總體思路,穩步做精增量,把優質的不斷向資本市場輸送,同時積極做優存量,讓上市公司在所處行業深耕細作,成為優強的上市公司,成為行業龍頭上市公司。另一方面,對一些企業非主業、非優勢的上市平臺,下定決心、主動施策,堅決調整盤活。
二是持續發力提高上市公司規范運作水平。將跟證券監管部門加強合作、加強溝通,合力推動央企上市公司的規范運作水平,進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同時,妥善化解上市公司風險,推動上市公司做資本市場誠信經營、規范運作的表率。
三是進一步研究將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前期,已經推動央企把上市公司的價值實現相關指標納入到上市公司的績效評價體系中,在此基礎上,將把市值管理成效納入對中央企業負責人的考核,引導中央企業負責人更加重視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及時通過應用市場化增持、回購等手段傳遞信心、穩定預期,加大現金分紅力度,更好地回報投資者。
全力以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去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作為一項牽引性、全局性工作來抓,取得了積極的工作進展。”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莊樹新介紹,中央企業去年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完成投資2.18萬億元、同比增長32.1%。
莊樹新稱,下一步,國務院國資委將完善推進機制、優化支持政策,集全系統之力,持之以恒、全力以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以央企產業煥新和未來產業啟航“兩個行動”為抓手,加快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關鍵進展,在央企布局結構上實現戰略轉型。
具體來說就是:謀劃推動一批重大工程,遴選戰新產業“百項工程”,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實施人工智能AI+等專項行動,抓緊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形成標志性成果;加快以技術突破支撐產業發展,加快培育啟航企業、領軍企業、獨角獸企業,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深地深海、激光制造等領域形成標志性產品;系統構建新型產業生態,創新中央企業、地方及各類所有制大中小企業合作模式,強化跨企業、跨領域協同,共建高效協同、良性發展的產業生態,加快戰新產業基金落地見效,切實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更好發揮國資央企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中的引領作用。
推動重組整合工作進一步走深走實
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既是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國務院國資委的工作重點。
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財務監管與運行評價局局長、新聞發言人李冰稱,下一步,國務院國資委將按照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有關要求,圍繞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目標,推動重組整合工作進一步走深走實。
一是加強統籌謀劃,提升重組整合整體成效。從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全局出發,結合“十四五”規劃落實,統籌謀劃好重組整合的主攻方向和重點任務,有計劃、有節奏地調整優化布局結構。
二是突出服務國家戰略,穩妥實施戰略性重組和新央企組建。把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設科技強國、制造強國、網絡強國等戰略,作為戰略性重組、新央企組建的著力點,持續推動國有資本“三個集中”,充分發揮國資央企“頂梁柱”和“壓艙石”作用。
三是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大力推進專業化整合。發揮中央企業引領帶動作用,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特點,更大力度開展信息通信、新能源、裝備制造等領域專業化整合,積極開辟新賽道、搶占新高地、塑造新優勢,深化產業鏈生態圈戰略合作,加快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水平。
(編輯 閆立良)
19:21 | 宇新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瑞爾特:將持續推進搭建完善的銷售... |
19:21 | 朗科科技:截至2025年4月20日股東... |
19:21 | 華綠生物:公司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原... |
19:21 | 西部牧業: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數為2... |
19:21 | 博匯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遠望谷: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戶數為6... |
19:21 | 眾捷汽車:目前公司暫未有人形機器... |
19:21 | 沃森生物:公司目前有6款產品處于... |
19:21 | 回盛生物: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 |
19:21 | 眾捷汽車:產品已進入奔馳等20多個... |
19:21 | 金現代: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