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1月12日,多項宏觀數據陸續發布。“2023年12月份CPI環比小幅上漲”“CPI、PPI同比降幅均收窄”“2023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41.76萬億元,同比增長0.2%”……一眾數據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出口數據尤為亮眼,2023年合計出口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展現出強勁的進擊勢頭。
“外需走弱背景下,2023年我國出口份額依舊保持高位,顯示我國出口競爭力繼續領先全球”,東方金誠高級分析師馮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一方面,與我國近年深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市場,著力加大貿易便利化程度,從而成功對沖了我國在美、歐等發達經濟體市場份額下降帶來的影響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出口“新三樣”競爭力顯著增強密不可分。
“新三樣”公司敢試敢闖
近年來,“新三樣”正成為我國出口競爭力持續領先的重要推力之一。而這背后,除了宏觀方面持續出臺鼓勵支持政策營造良好外貿環境外,更離不開微觀層面,相關公司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不斷夯實有利微觀基礎。
在“闖”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新三樣”相關公司積極走出國門,勇闖海外市場。例如,早在2021年就開始探索海外市場的深交所(下稱“深市”)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比亞迪,公司相關負責人曾表示,“2023年的重點將是全球化,比亞迪已經通過出口和本地化生產兩條路徑推進比亞迪的全球化戰略”。而經過不斷地深耕和研發,如今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足跡已遍布日本、德國、澳大利亞、巴西、阿聯酋等57個國家及地區。
在“創”的勁頭下,“獨角獸”公司和大公司積極實現“點狀”突破的同時,也在加快完善產業創新鏈條、構建協同創新平臺、打造創新生態,提升科技創新的系統能力。
例如,作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創新科技公司,寧德時代不斷加大自身研發支出,據Wind數據統計,2020年至2022年,公司研發支出合計分別為35.69億元、76.91億元和155.10億元,呈現逐年高速增長勢頭。
與此同時,公司積極與產業鏈公司展開合作,推動產業鏈整體創新能力的躍升。據悉,2024年1月3日,寧德時代與猛士科技在福建寧德簽署三年戰略合作協議。寧德時代作為猛士科技汽車動力電池的首選合作伙伴,將全力支持猛士科技整車開發及生產,向猛士科技提供具有競爭力的汽車動力電池產品和服務。
事實上,不論是比亞迪,還是寧德時代,都只是一眾“新三樣”相關公司在積極出海過程中敢闖敢試的一個縮影。而隨著2024年外需回暖因素不斷累積,相關公司“走出去”陣營或將進一步壯大,“走出去”步伐或將進一步加速。
在馮琳看來,2024年,我國“新三樣”出口仍有望保持較快增長,我國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市場將進一步擴大。同時,這也意味著我國出口的產品和市場結構會進一步優化,抗外部沖擊能力增強。
資本市場打造公司健康體魄
事實上,在“新三樣”公司勇闖海外的過程中,資本市場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憑借著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更加契合“新三樣”公司“迭代快、風險高、輕資產”等特征,能夠有效促進創新資本形成,賦能科技成果轉化,更好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以深市為例,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顯示(以公司經營范圍為統計標準),截至1月14日,深市共有110家上市公司經營范圍涉及太陽能相關產品、20家上市公司經營范圍涉及鋰電池相關產品、84家上市公司經營范圍涉及新能源汽車相關產品,合計共214家“新三樣”相關公司。
在上述公司發展過程中,資本市場一方面發揮融資支持作用,從最初提供公司發展的“第一桶金”開始,到后來不斷提供再融資支持,確保了公司發展所用資金的充足,以及研發支出基礎得以進一步鞏固。
以首發募集資金為例,數據統計顯示,上述214家公司,合計首發募集資金達1468.37億元。其中,業務涉及太陽能相關產品公司合計募集資金735.06億元,業務涉及鋰電池相關產品公司募集資金225.13億元,業務涉及新能源汽車相關產品公司募集資金508.18億元。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在資源配置、風險緩釋、政策傳導、預期管理等方面有獨特而重要的功能,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所在,在高質量發展中能夠發揮更大作用。在此背景下,一系列制度規則引導規范,助力“新三樣”相關上市公司質量不斷提高,從而為公司更好“走出去”打造了健康的“體魄”。
例如,借助資本市場股權激勵制度,幫助諸多公司打造了高質量研發團隊。其中,不得不提億緯鋰能,據最新股權激勵計劃,億緯鋰能擬向激勵對象授予不超過3500萬股限制性股票,分兩次進行,其中首次授予3000萬股,授予激勵對象總人數為165人,首次授予價格(含預留)為41.23元/股。
(編輯 喬川川)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