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日前在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作國務院關于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時提出,“加強債券市場建設,促進債券市場各類基礎設施之間有序互聯互通。”
近年來,監管部門持續推動債市互聯互通,債券執法、違約處置、信息披露、評級管理、綠色債券發行等方面逐步統一。近日,企業債正式納入公司債規制范圍,債市統一監管再邁一步;從對外開放層面來看,債券市場已經實現統一對外開放,內地與香港市場互聯互通從“債券通”走向“互換通”,債券市場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
目前,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市互聯互通相關業務和技術準備工作正按計劃有序推進中。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于整個債券市場而言,各類基礎設施之間互聯互通深化有助于實現市場多層次發展,更好地推進金融服務實體的目標;對于發行人而言,債券市場的互聯互通或推動形成統一市場和統一價格,便利債券發行,為發行人創造更好的債券融資環境;對于投資者而言,以境內和境外債市互聯互通為例,有助于豐富境內外債券投資者的投資選擇,滿足多樣的資產配置需求。
境內債市互聯互通
已取得重要進展
2020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聯合發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20〕第7號)》(下稱《公告》),同意銀行間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相關基礎設施機構開展互聯互通合作,便利符合條件的投資者買賣在兩個市場流通的債券。2022年1月份,滬深交易所等五家基礎設施機構聯合發布《銀行間債券市場與交易所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業務暫行辦法》,作為互聯互通業務配套規則。互聯互通機制的實施時間另行通知。
銀行間與交易所債市互聯互通,包括聯合為發行人、投資者提供債券發行、交易、登記、托管、結算等服務,在交易方面,兩個市場的投資者無需雙邊開戶和改變習慣,即可實現“一點接入”,高效便捷地參與對方市場的債券現券認購及交易。
今年2月,證監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1346號建議的答復中表示,“目前,相關業務和技術準備工作正按計劃有序推進中。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會同相關部門積極穩妥推進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建設工作。”
10月20日,證監會發布《中國證監會關于企業債券過渡期后轉常規有關工作安排的公告》,明確了企業債券過渡期后轉常規的工作安排。10月23日起,證券交易所開始受理企業債項目,企業債正式納入公司債規制,債市統一監管進一步強化。
“目前,跨市場交易可以實現,跨市場轉托管機制比較順暢,另外,債券執法、違約處置、信息披露、評級管理已經統一,企業債納入公司債規制范圍,債市互聯互通已經取得非常大的進步。”某行業資深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實現完全的互聯互通,涉及開戶、托管、清算等多個問題,以及不同的監管機構和多方基礎設施機構的溝通,需要時間。
“后續或在技術系統開發、合作協議簽署、風控體系完善等方面繼續發力。”明明表示。
在互聯互通機制實現的同時,國家開發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在華外資銀行以及境內上市的其他銀行,可以選擇通過互聯互通機制或者以直接開戶的方式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現券協議交易。
據記者了解,目前,銀行參與交易所債市只能現券競價交易,主流的現券協議交易方式尚未落地。今年8月18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推動允許銀行類機構全面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交易。
對外開放持續深化
適時啟動“南向互換通”大勢所趨
在境內交易所債市互聯互通穩步推進的同時,近年來,內地與香港債市互聯互通取得重要進展。
2022年5月27日,人民銀行、證監會、外匯局于發布聯合公告〔2022〕第4號(關于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有關事宜),統籌同步推進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券市場對外開放。
2023年4月28日,人民銀行發布《內地與香港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此次發布的辦法適用于“北向互換通”。2023年5月15日,“北向互換通”下的交易正式啟動。從2017年的“債券通”走到2023年的“互換通”,我國債市對外開放程度持續深化。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3.19萬億元,約占銀行間債券市場總托管量的2.4%,共有1110家境外機構主體入市。
明明表示,目前來看,外資持有我國債券的結構主要以國債與政策性金融債為主,信用債偏少。而由于我國交易所債券市場以企業債、公司債等信用債品種為主,當前境外投資者在交易所的持債規模較少。未來,隨著互聯互通基礎設施的便利性不斷增強,未來境外機構投資者有望更加便捷、深入地參與交易所債券市場,拓寬其投資范圍。
對于下一步債市對外開放,適時啟動“南向互換通”大勢所趨。博時基金固定收益投資二部基金經理萬志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除適時啟動“南向互換通”之外,亦可期待“跨境理財通”,即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和港澳投資者通過區內銀行體系建立的閉環式資金管道,跨境投資對方銀行銷售的合資格投資產品或理財產品。
債市互聯互通深化
具有三方面意義
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市互聯互通實施后,一方面有助于債券跨市場發行與交易,促進資金等要素自由流動,形成統一市場和統一價格,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交易所債市活躍度。而債市對外開放不斷深化,便利境外投資者增持中國債券,深入參與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萬志文表示,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之間互聯互通深化,具有三方面意義:一是在中長期內促進債市健康發展。對于債券發行方,有助于形成統一市場和統一價格,定價更加合理,有助于發行人降低融資成本;對于投資者,直接擴大了交易所市場的參與主體,提高了證券市場的需求和活躍度,同時也降低了境內外機構投資者開戶、交易、清算、結算等環節的復雜度;對于整個債券市場,有助于提高基礎設施的服務水平和效率,從而更易于監管,貨幣政策的傳導和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
二是統一債市監管,金融監管思路轉向功能監管。《公告》強調了統一監督執法的發展方向,是我國金融監管思路由“分業監管”轉向“功能監管”的重要標志。
三是有望活躍交易所債券市場。銀行可直接在交易所開戶或間接通過互聯互通兩個途徑參與交易所交易。屆時銀行可以考慮申請門檻及復雜度、系統成本、交易范圍、結算效率等方面,來做出更優選擇。銀行在交易所市場便利性的提高,將利好交易所債市的發展。
(編輯 孫倩)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