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冀川
2023年前三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總體情況如何?創新發展的活力如何釋放?10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做了詳細解讀。
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2%
營業收入、利潤均實現由負轉正
“前三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總體平穩,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動能新優勢不斷集聚增強,創新發展的活力動力持續釋放,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趙志國表示,總的來看,當前工業經濟雖面臨需求不足等困難,但我國工業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穩固。
第一,工業經濟恢復向好。從主要經濟指標看,有以下特點:工業生產穩定增長,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增速較今年上半年加快0.2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保持穩定,制造業投資持續增長,7月份以來增速逐漸加快。企業效益加快恢復,其中,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2%,營業收入、利潤均實現由負轉正。
第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1.3%,增速高于制造業投資5.1個百分點。加快新產品、新行業、新業態培育,新能源汽車、光伏產品、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實現高速增長,造船業三大指標繼續全球領跑。加速數字化轉型進程,推動智能工廠建設規模擴大和水平提升,已建設近萬家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打造智能制造新場景、新方案、新模式,產業提質增效成果顯著。
第三,信息通信業保持穩步增長。前三季度,電信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8%,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6.5%。網絡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截至9月底,累計建成5G基站318.9萬個,千兆寬帶用戶達1.45億戶。網絡服務能力持續升級,算力總規模達每秒1.97萬億億次浮點運算,移動網絡IPv6流量占比達58.4%。創新融合應用全面深化,5G應用已融入67個國民經濟大類,全國“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7000個,移動物聯網終端累計達22.2億戶。普惠民生水平穩步提升,推動1924家常用網站和APP、超1.4億臺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完成適老化改造。
第四,中小企業發展成效顯著。前三季度,中小企業經濟運行多項關鍵指標回升向好,加強服務支撐,開展“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加強數字化轉型,遴選公示首批30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強優質企業培育,累計培育10.3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0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在強鏈補鏈中發揮重要作用。
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分別達到33.7%和37.5%
產銷規模進一步擴大
今年前三季度,在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保持強勁發展勢頭。趙志國介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631.3萬輛和627.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7%、37.5%。
陶青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有三個發展勢頭。
一是產銷規模進一步擴大。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分別達到33.7%和37.5%;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汽車新車總銷量已經達到29.8%。
二是技術水平快速提升。大規模量產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00瓦時/公斤,純電動乘用車平均續駛里程超過460公里,乘用車中L2級及以上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占比超過40%。
三是品牌競爭力大幅提升。前三季度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國內市場銷售占比達到80.2%;新能源汽車出口82.5萬輛,同比增長1.1倍。
四是配套環境持續優化。累計建成充電樁627.8萬臺、換電站3460座,建設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超過1萬個。累計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2萬多公里,總測試里程已超過7000萬公里。
陶青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實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完善工作舉措、加強部門協同,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主要措施包括完善機制加強統籌、持續擴大國內市場規模、強化配套支撐環境建設、建立健全保障體系。
截至2023年9月底我國5G基站總數達318.9萬個
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22.6個
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代表,已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今年是《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收官之年,趙志國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持續推進5G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推動我國5G應用創新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深入實施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組織產業各方不斷加快網絡建設速度、拓展融合應用深度、加大應用創新力度,推動移動通信創新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共出臺相關政策舉措900余個,形成了部門合作、央地聯動、產業協同的強大工作合力。
二是數字底座不斷夯實。截至2023年9月底,我國5G基站總數達318.9萬個,覆蓋所有地級市城區、縣城城區,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22.6個。超90%的5G基站實現共建共享,5G網絡加快向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發展。5G行業虛擬專網超2萬個,為行業提供穩定、可靠、安全的網絡設施。
三是賦能作用不斷凸顯。5G行業應用已融入67個國民經濟大類,應用案例數超9.4萬個。5G在工業、礦業、電力、港口等垂直行業應用廣泛復制,助力企業提質、降本、增效。基于5G網絡的超高清視頻、AR/VR等新應用進一步融入生產生活,用戶體驗不斷提升。
四是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積極推進5G國際標準制定,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全球占比達42%,為推動全球5G發展提供中國方案。發布關于推進5G輕量化(RedCap)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通知,協同推進輕量化5G基站、芯片、終端產業創新發展。充分發揮低頻段廣覆蓋、強滲透等優勢,將800MHz和900MHz頻段重耕用于5G公眾移動通信系統,強化頻譜資源保障。
趙志國說,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將重點做好“建、用、研”三方面工作,積極推動5G賦能實體經濟,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把網絡建設得更廣。穩步推進5G網絡建設,推動5G網絡供給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二是把應用推廣得更好。深化5G融合應用,加快推動個人和行業應用齊頭并進,大力推動“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促進5G應用規模化發展。
三是把技術研究得更精。強化5G產業支撐,系統推進5G芯片、模組、終端等產品和關鍵器件研發與產業化,助力產業演進升級。瞄準6G技術研發關鍵期,深入開展6G關鍵技術攻關,強化技術儲備,為6G標準制定、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編輯 張昕)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