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4%。
多位專家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繼3月20日央行宣布降準后,此次已是今年央行第二次降準,將有利于進一步釋放長期資金,營造良好的流動性環境;同時對房地產市場而言,宏觀經濟穩中向好也有利于帶動市場預期好轉,未來房地產政策有望持續寬松。
再度降準
市場分析認為,此次降準處于經濟回升接力的關鍵時刻,降準的直接目的與效用即為經濟回升營造良好的流動性環境。央行在公告中也明確表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持續恢復,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此次降準是為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下調存款準備金后,有利于進一步釋放長期資金、營造良好的流動性環境。”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楊暢認為,此次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參照經驗,有望釋放長期資金5000億~6000億元,有利于進一步釋放長期資金,同時有利于為經濟基本面的修復和后續政策工具的應用,營造良好的利率環境。
實際上,此次已是今年第二次降準。今年3月份,央行即曾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至7.6%。
“從近期經濟數據來觀察,整體經濟仍在磨底向上階段,PMI新訂單與新出口訂單的差值進一步擴大,已經反映出內需向上修復的特征。”楊暢認為,從高頻數據來看,外需仍在磨底,基建和地產有待進一步發力;在此背景下,后續觀察重點,或是在流動性環境充裕背景下,后續政策發力能否進一步提升經濟基本面的修復斜率。
樓市重點仍在提升預期
關于此次降準對樓市的影響,多位專家認為,此次降準短期內對樓市回暖作用可能并不明顯,主要影響還在于提振市場信心和預期,未來房地產政策也有望持續寬松。
“一般而言,降準有助于補充按揭或開發貸資源,但對當前樓市來說,此次降準似乎對開發貸或按揭額度提升意義不是很大,因為市場的增量需求在新一輪認房不認貸、降首付、取消限購限售等政策組合拳下還沒有被完全激活。”鏡鑒咨詢創始人張宏偉認為,當前部分城市激活了改善市場的住房需求,此次降準或許對這部分增量需求的釋放有積極意義,但對其他城市的樓市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此次降準短期內對于樓市回暖意義不大,影響的主要是未來政策會繼續寬松的預期,以及在這樣的預期背景下樓市逐步回暖的預期和信心。”張宏偉認為,預計后續仍會有其他政策組合拳出臺,尤其是穩定經濟、提升收入方面的政策措施,只有這類措施落地有效了,當前已出臺的樓市政策組合拳才能有效加大去庫存的力度。
“此次降準對房地產行業也將帶來積極影響,宏觀經濟穩中向好有利于帶動房地產市場預期好轉,同時購房者、企業端的合理資金需求也有望得到更好的支持。短期來看,多項有利政策帶動下,預計核心一二線城市市場活躍度將有所提升,從而帶動全國房地產市場逐漸筑底企穩。”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9月以來,全國各地優化政策節奏加快,截至9月13日,已有超30個省市出臺政策40余條,核心城市“因城施策”力度加大,多個二線城市全面取消限購限售政策,疊加本次降準,房地產市場預期有望進一步修復。
“通過降準,銀行貸款方面的規模和主動性進一步增強,有助于進一步促進房貸業務開展,進而更好提振房地產市場交易行情。”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近期房地產方面信貸支持政策頻出,此次降準后,預計銀行推銷房貸的積極性會有所增加,各類貸款門檻有望進一步降低,購房者貸款額度也可能進一步放大。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09:58 | 引導會計師事務所重視審計質量 中... |
09:57 | 光啟技術產能釋放周期開啟 一季度... |
09:56 | 洪通燃氣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大增95... |
09:55 | 天融信推進智算云業務 一體機有望... |
09:55 | 稀土行業景氣度回升 多家公司一季... |
09:46 | 萬里揚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9.15%... |
09:46 | 矽電股份2024年業績保持穩健 擬每1... |
09:45 | 寶馨科技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36億... |
09:44 | ?恒逸石化擬注銷約6370.38萬股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