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韓昱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從地方債務角度看,此次會議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重申化債重要性。
今年以來,一些地方就曾公開表示化債艱難,僅憑自身能力無法有效解決,引起市場高度關注。那么,我國當下的地方債務風險情況如何?“一攬子化債方案”的提出又為化債工作指明哪些方向?《證券日報》記者就上述問題采訪了業內多位專家。
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據財政部于6月28日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5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375579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限額(421674.3億元)之內,其中,一般債務149103億元,專項債務226476億元。
“整體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壓力上揚,結構性及區域性風險較為突出。”中誠信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袁海霞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2年,地方政府債務余額超35萬億元,地方政府負債率為29%、債務率為125%,風險總體可控。與此同時,付息壓力更為突出,地方債付息規模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已超過6%,2022年有11個省份將超過10%的財政收入用于地方債付息。
從隱形債務角度看,據中誠信國際測算,2022年地方政府隱性債務規模在38萬億元至56萬億元,地方政府廣義負債率在61%至76%,廣義債務率也處于較高水平。作為隱性債務的主要載體,融資平臺在擴張過程中,長期面臨債務結構與業務結構、期限與現金流錯配等問題,雖形成了大量公益性、基礎性資產,但收益低、變現難。
“在當前土地財政弱化的背景下,流動性不足、融資循環不暢等加大了其債務風險敞口。這也是為何近年來融資平臺非標違約、票據逾期等風險事件層出不窮的原因所在。”袁海霞表示。
在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看來,地方債務的形成原因復雜。尤其是當前地方債務風險、金融風險和社會風險交織,需要注意處置的力度和節奏。
化債工作受關注
4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嚴控新增隱性債務。
羅志恒表示,本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高度重視地方債務風險,總體思路延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4月份政治局會議的基調,更加強調“一攬子化債方案”,這是基于問題的復雜性以及債務和金融風險交織特征而提出的系統性、綜合性解決方案。
“此次‘一攬子化債方案’的提法,將進一步穩定市場信心,為地方政府債務化解指明方向。”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也表示,由點及面推動降低核心成本、存量債務展期、適度債務置換甚至個別債務重組將是大勢所趨。債務化解工作預計將有條不紊地鋪開,從具體措施看,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或使地方政府與國有企業以及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協商化債的推進更具效益。
羅志恒認為,短期要應對好債務到期后的再融資問題,避免引發處置風險的風險,集中在拉長周期和壓降成本。中長期要推動體制機制的聯動改革,比如要厘清政府與市場關系,界定政府職責與規模,深化行政事業單位改革,強化績效管理;建立匹配多元目標治理體系下的政績考核激勵約束制度和財政評估制度;建立政策出臺前評估和實施效果問責機制,避免各領域風險蔓延。
10:30 | 掌趣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加快SLG... |
10:28 | 新智認知:新興業務快速成長 經營... |
10:28 | 開盤僅3分鐘申科股份直掛漲停板 或... |
10:28 | 眾信旅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55億... |
10:25 | 武漢控股攜手高校舉辦第二屆青年雙... |
10:22 | 惠云鈦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布局... |
10:21 | 聯想“一體多端”戰略加速落地 |
10:18 | 良品鋪子2024年營收71.59億元 經營... |
10:15 | 滬市公司并購重組釋放活力 產業協... |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