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韓昱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多措并舉,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而近期剛剛出爐的外貿“成績單”顯示,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穩中有進,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
那么,上半年外貿進出口“成績單”釋放出怎樣的信號?穩住外貿基本盤有哪些支撐?未來我國外貿形勢如何,還有哪些新的增長點?《證券日報》記者就上述問題采訪了業內多位專家解讀。
多方因素促成
上半年外貿“成績單”亮眼
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在歷史同期首次突破20萬億元。從增量上看,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加4000多億元,相當于我國去年一整年300多萬輛汽車出口的總值。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記者表示,上半年我國外貿經受外部挑戰的沖擊,在全球貿易投資放緩的背景下,外貿新的增長點逐步形成,展現了一定的韌性。
“亮眼”成績單的主要拉動力源自哪里?從產品維度看,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外貿“新三樣”增長強勁,合計出口增長61.6%,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8%。
“中國的市場規模對于綠色、新能源產品、新業態、新產業的帶動作用顯著,‘新三樣’相關產業在技術和產能上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也提高了這些產品出口的競爭力。”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記者分析稱,從外需看,隨著全球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各國對于環保、清潔能源產品的需求將進一步提升,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產品,正是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的重要工具,其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長遠來看,伴隨技術創新、外需增長、政策支持,“新三樣”出口增長空間較大。
從區域維度上看,上半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9.8%,高出整體增速7.7個百分點;我國對東盟進出口同比增長5.4%。
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副教授陳建偉看來,穩中有進數據背后有四大基本面的支撐:一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制造業基地,有強大的產業配套體系和流通體系,這為大規模外貿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中國持續推進對外開放,降低關稅水平和投資壁壘,簡化通關手續,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自貿協定,為外貿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三是中國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為外貿穩定發展創造了良好的預期;四是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建設開拓了新興市場,帶動沿線國家與中國貿易往來頻繁。
繼續支持民營外貿企業
做大做強
作為外貿穩增長的主力軍,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在不斷壯大。數據顯示,上半年民營企業進出口10.59萬億元,同比增長8.9%,占進出口總值的52.7%。受訪專家普遍表示,要穩住外貿基本盤,進一步支持民營外貿企業做大做強是重要的抓手。
近期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中,推出了鼓勵民營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的相關舉措。比如,“支持民營企業立足自身實際,積極向核心零部件和高端制成品設計研發等方向延伸;加強品牌建設,提升‘中國制造’美譽度”,“鼓勵民營企業拓展海外業務,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等。
劉向東表示,為進一步增強民營外貿企業活躍度,下一步各地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民營外貿企業做大做強。
陳靂認為,具體而言,對于資源稟賦豐富的地區,可以依托自身資源優勢,發展相關的外貿產業,比如加工出口業、原材料出口業等;對于產業基礎強大的地區,可以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到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中來,比如在一些具有強大制造業基礎的地方,政府可以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引導民營企業朝著技術研發、高端制造等領域發展,以提升外貿的附加值;對于地理位置優勢明顯的地區,可以發展物流、倉儲等服務型產業,為民營外貿企業提供便利。同時,可以利用地理位置的優勢,開展與周邊國家的貿易合作,提升民營企業的國際化水平。
“政府商務部門、政策性銀行、保險公司和外事部門應為民營外貿企業提供更多便利和服務。”薩摩耶云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例如幫助企業提高跨境貿易風險應對能力,保護企業在目的國的合法權益和財產安全,鼓勵外貿企業走出去,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平臺,為企業跨境貿易和生產經營活動保駕護航。
劉向東認為,要延續和優化實施稅費優惠政策,加大對民營外貿企業進出口信貸支持,引導金融機構打造豐富多樣的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場景,為外貿企業開拓市場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支持企業降本增效,提升抵御外部風險挑戰的能力。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對記者表示,加強創新驅動也是后續支持民營外貿企業做大做強的一個重要發力點。要鼓勵民營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提升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培育新興產業和新業態,為民營企業拓展新的市場空間。
談及未來我國外貿形勢,陳建偉認為,下半年我國外貿仍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隨著海外需求不斷恢復帶動出口,全年外貿增速有望超過同期經濟增速。具體來看,跨境電商將是新的增長亮點,產品結構將進一步豐富、海外覆蓋面將進一步擴大,綜合保稅區等政策紅利會進一步釋放;我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增速將保持兩位數增長,貿易互補性將不斷增強;同時,民營企業將繼續發揮外貿增長引擎作用。
10:30 | 掌趣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加快SLG... |
10:28 | 新智認知:新興業務快速成長 經營... |
10:28 | 開盤僅3分鐘申科股份直掛漲停板 或... |
10:28 | 眾信旅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55億... |
10:25 | 武漢控股攜手高校舉辦第二屆青年雙... |
10:22 | 惠云鈦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布局... |
10:21 | 聯想“一體多端”戰略加速落地 |
10:18 | 良品鋪子2024年營收71.59億元 經營... |
10:15 | 滬市公司并購重組釋放活力 產業協... |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