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從海南的特色水果種植,到四川盆地的竹林基地,從內陸中原的“樓房豬”,到華北平原的現代乳品加工廠……近年來,隨著我國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產業基金為我國廣大鄉村地區撬動社會資本、盤活優質資源的作用愈發凸顯,正在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
7月4日,國內管理規模最大的影響力投資機構國投創益發布2022年度ESG+影響力報告,并同步發布了《國投創益影響力投資與鄉村振興》一書,以其對產業基金服務鄉村振興的實踐,闡述運用影響力和ESG投資理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理論與路徑。
據了解,作為國投集團的下屬企業,國投創益作為國家級基金管理人,受托管理欠發達地區產業發展基金、中央企業鄉村產業投資基金2只國家級基金和影響力產業基金等共計9只基金,投資規模超過600億元。
推動央企社會責任工作高質量開展
作為由92家央企共同出資成立的中央企業鄉村產業投資基金的管理人,近年來,國投創益走出了一條全方位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新路子,完成了首個投資周期、成功進入滾動運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已經成為中央企業服務國家戰略和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平臺載體、開展定點幫扶和對口支援工作的有力支撐。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截至2022年底,國投創益投資累計撬動社會資本超過3500億元,帶動就業達500余萬人次,為就業人口提供收入達5000億元,為地方政府貢獻稅收近1000億元。
更好履行社會責任是時代賦予中央企業的職責使命,也是中央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由之路。
國資委社會責任局副局長柳長森表示,《國投創益影響力投資與鄉村振興》新書和2022年度ESG+影響力報告,是對過去十年來他們克服欠發達地區產業基礎薄弱的困難、以市場化運作助力欠發達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方式的總結,是運用影響力與ESG理念服務社會責任目標的有益探索,為中央企業聚焦主責主業與全面履行社會責任統籌協調、互促共進,更好創造社會價值、與社會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下一步,要更充分發揮中央企業鄉村產業投資基金作用,助力推動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高標準高質量開展。”為此,柳長森提出三點希望,一是持續優化國資央企特色的社會效益體系,二是持續加強與央企鄉村產業項目的協同合作,三是持續完善溝通傳播機制打造社會責任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份,國務院國資委印發《2023年中央企業助力鄉村振興工作要點》,提出中央企業在對口支援和定點幫扶地區培育投資的特色優勢產業項目,出資額2億元以下的,原則上不受非主業投資限制。
柳長森稱,這是國務院國資委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以來支持中央企業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最有力的政策措施。希望中央企業用好用足政策,在中央企業援扶縣打造更多示范性、標志性項目。
影響力投資帶來新動能
和財政資金及公益捐贈投入不同,產業基金投入鄉村振興的突出特點是資金到期后退出。這就決定了其對投資標的的選擇必須經過完整的投資考察和盡調流程,對標的的選擇也更偏重高成長性新興行業。而這一特點恰恰與影響力投資和ESG追求正向財務回報和顯著、積極社會影響力的理念不謀而合。
“產業基金的特點決定了其有助于不斷支持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為鄉村全面振興尋找新的著力點。”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張琦表示,市場化運作方式的產業基金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務鄉村產業的質量效益。
同時,通過影響力和ESG投資理念亦有利于吸引社會資本投入鄉村振興。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所涉及的數萬億元資金投入,除了國家和地方財政優先保障和金融機構重點傾斜外,更需要通過規模大、層次高的市場化運作鄉村振興基金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的直接融資格局。
“從我們自身經驗出發,鄉村振興產業基金投資必須要在更廣范圍內通盤考慮。”國投創益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維東表示,“國投創益通過融合影響力投資和ESG理念,結合自身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使命,創造性形成了具有創益特色的ESG+鄉村振興影響力投資管理體系,在廣大欠發達地區開展產業投資,同時吸引更廣泛的社會資本投入鄉村振興。”
截至目前,國投創益已投項目245個,涉及全國29個省(區、市)、183個市(地、州、盟)、402個縣(市、區、旗),覆蓋了全部原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涉及中央企業222個定點幫扶縣,引導撬動了募資規模近10倍的社會資本,貢獻了稅收、帶動了就業、增加了群眾收入,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
投資向善兼顧回報
農業以其周期長、見效慢、風險高的特點,在資本市場并不受捧。近年來,隨著政策層面對種業振興等領域的高度重視,作為國家級鄉村振興基金的央企鄉村投資基金開始關注國內生物育種頭部企業,以實際行動助力國家打贏種業翻身仗。
“作為中央企業,就是要積極承擔責任,國投集團和央企鄉村投資基金一直都秉持為國而投的初心使命,積極助力國家各項戰略。”國投集團副總經理、央企鄉村投資基金董事長鐘國東表示,作為國有資本,一方面要投資政策倡導的行業產業,另一方面也要通過規范管理、風險控制等確保資金安全。
截至目前,國投創益以通過受托管理的央企鄉村投資基金投資了隆平生物、國豐生物、國銳生物、杭州瑞豐等一系列在農業關鍵科技領域——生物育種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的優質企業,完成對生物育種核心企業、人才、技術三個“全覆蓋”,在涉及糧食安全領域以國資央企實現了有效控制力和影響力,為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保障。
“金融向善,也能夠帶來可觀的回報。”業內專家表示,從全球的金融實踐來看,產生積極社會影響與獲得財務回報并行不悖,近年來在投資行業被倡導的影響力投資,從多個維度的實踐證明了“賺錢和為社會做好事并不矛盾”。
(編輯 袁元)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