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世界經濟論壇發布新報告《促進有效的能源轉型2023》。報告顯示,去年,報告中120個國家和地區中,約有一半的能源轉型指數(ETI)得分下降。
世界經濟論壇能源、材料和基礎設施部主任博卡(RobertoBocca)在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四屆新領軍者年會(即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他說,受到歐洲能源危機、疫情以及通脹等宏觀經濟因素影響,這一結果并不令人驚訝。
“最近能源市場的動蕩暴露了能源價格與宏觀經濟和社會穩定之間的相互聯系。”博卡說,在能源危機前,發展中國家在獲取可負擔、可持續能源上取得一定進步,但現在的環境則可能或已使它們面臨著失去這一勢頭的風險。
報告顯示,過去十年中,95%的國家和地區ETI總分有所提高,其中能源消耗量較大的國家,如中國、印度、韓國和印度尼西亞改善尤為明顯。今年,中國在120個國家和地區的ETI指數排名中位居17,和巴西(14)成為前20名中僅有的主要新興經濟體。
“這對中國來說是個好消息。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消費市場和排放規模都大,這也是中國第一次進入前20名。”博卡評價說,“中國在所有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相當驚人的。”
中國首次進入前20
博卡解釋,ETI主要從兩個層面制定評分基準,一是能源系統在公平性、能源安全和環境可持續性方面的表現,二是助力能源轉型的環境的準備程度。第一個層面中,公平性、安全和可持續性被稱為能源體系的三角要素(thetriangle)。
就中國的表現,博卡稱,中國在這兩層面都有改善,能源系統方面的進步平穩,但能源轉型準備程度則出現了真正顯著提高。
報告顯示,中國在ETI中一直保持持續的上升勢頭。在能源系統表現上,中國的能源安全得分有所提高,主要通過提高電力供應多樣化的質量和相關的電網實現的。
“中國在過去的數十年中,已經大大增加了能源的可及性,讓每個人都能夠獲取能源。對我們來說,有多少人能夠獲得能源,能源的穩定性如何,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博卡稱,“我們考慮這些因素,不僅是確認今天的位置,也是要看我們是否做好了改善的準備,而這是中國做得好的地方。”
如何稱得上做好了能源轉型的準備?博卡稱:“我們列出了一些所謂的使能因素(enablers),也就是能夠推動轉型的要素,比如政策、技術發展、創新、人力資本和基礎設施等。中國在所有方面都落實著持續和加速能源轉型所需的行動。”
報告評價稱,中國為改善能源轉型的有利環境所做的努力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的。中國正在成為世界創新的領導者。2014年以來,用于研究和開發的公共開支增加了35%。同時,近年來,綠色發展成為中國能源行業的主題,制定了一些旨在加速能源轉型的政策和措施,其凈結果反映在其監管和政治承諾的ETI高分上。
此外,報告顯示,先進經濟體與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在過去十年里逐漸縮小。當被問及差距縮小是否主要得益于中國和印度等大型新興經濟體的進步時,博卡回答:“某種程度上,是的。一方面,發達經濟體經歷著一種平臺期;另一方面,中國、巴西和印度這樣的發展中經濟體取得了很好的進展,但確實有一些國家被甩在了后面。因此,未來我們要確保的是能源轉型真的在全球發生。”
報告表示,隨著先進經濟體和中國、印度等大型新興經濟體推進雄心勃勃的一攬子產業政策、清潔電氣化的進展、重工業去碳化的技術密集型解決方案、先進核能,發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差距有可能再次擴大。因此,多邊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使新興經濟體成為能源轉型中的積極參與者,而不是后進者。
首次引入“能源轉型勢頭”概念
2023年的《促進有效的能源轉型》是世界經濟論壇與與埃森哲合作發布的第13版報告。今年,與過去十年一樣,瑞典(1)、丹麥(2)和挪威(3)仍霸占著ETI排名的前三名。報告認為,盡管這些國家能源系統結構各不相同,但都展現了一些特點,如高水平的政治承諾、穩定的監管框架,對研究和開發的高水平投資,增加可再生能源部署和碳定價計劃,激勵對低碳解決方案的投資等。
今年的報告還首次評估了各國的“能源轉型勢頭”(transitionmomentum),以體現經濟體在動蕩的環境中展現的持續沖勁。報告顯示,印度(67)和新加坡(70)雖然排名不高,但卻是僅有的、顯示出真正勢頭的主要經濟體。
對此,博卡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稱:“簡單地說,ETI排名取決于一個國家現在的轉型情況,而勢頭主要評估的是這個國家進步的速度。這份報告中,我們關注的是過去三年的變化。印度和新加坡在過去三年中展現了持續的、全方位的改善。”
報告舉例稱,盡管經濟持續增長,印度已經成功地降低了其經濟的能源強度和能源組合的碳強度,同時實現了能源的普及和有效管理電力的可負擔性。
法國(7)是唯一進入前十名的G20國家,緊隨其后的是德國(11)、美國(12)和英國(13)。這些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快速發展,清潔能源投資水平上升,然而,天然氣價格波動威脅著能源轉型的普惠性。最近的能源危機及其對財政和貨幣的影響,在歐洲國家表現得異常顯著。
在能源安全方面,美國、澳大利亞(24)和愛沙尼亞(10)在能源安全方面得分最高。博卡表示:“能源安全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維度。一些國家有自己的能源稟賦,但也有能源進口。關鍵是,如何使進口多元化,從多少個國家進口,有多少種可用能源,自己有多少稟賦。上述國家自己有能源,也有進口,所以他們很安全。”
對于歐洲國家被迫多樣化其能源進口來源,博卡稱,從結果來看,這是一件好事。“在某種程度上,在能源來源上只依賴一個國家或高度依賴一個國家,這樣的經濟體從來沒有得到過很高的ETI分數。有多種選擇肯定是一個好消息。”博卡稱。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