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曉玉 李婷
3月28日,公眾號“廈門房管家”消息,廈門當前放松了限購和限售政策。
針對廈門限購限售政策放松的傳聞,《證券日報》記者從相關權威部門處獲知,近期廈門限購限售政策有所調整,已經開始執行。其中,限購政策方面,廈門戶籍的單身人士可以購買第二套住房,廈門戶籍二孩以上家庭可以購買第三套住房。限售政策方面,將之前取得不動產權證日期之日起2年限售改為網簽之日起2年限售。
廈門克而瑞分析師胡慧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近年來,廈門樓市政策暖風頻吹,島外落戶政策放松、限購逐漸松綁、首套利率降至3.8%,如今限售政策也出現變動,整體購房環境日漸輕松,對于購房者來說,是久違的購房友好局面。2023年以來,廈門樓市逐漸復蘇,熱度提升,在政策暖風的交替刺激下,樓市信心逐漸提升,出現向陽局面。”
“具體來看,本次廈門限購、限售政策紛紛松綁,一方面擴大客戶群,一方面降低持有時限,看似簡單的調整,對于整體樓市的交易活躍度和格局將會產生重要影響。經歷了近年持續的政策微調,如島外落戶基本放開、前期傳言的房票購房不計入購房套數等,再加上現在對戶籍單身客戶購房套數的調整,廈門島外限購放松已成既定事實;而關于限售時間的調整更是微妙,島內外一眾次新房將提前入市,供應決定成交,一二手住宅供應同步提升,用豐富的供應量刺激客戶提升交易量和周期,引發樓市發生化學反應,促使島內外樓市在市場作用下再塑格局,加快復蘇。”
北京住宅房地產業商會會長黎乃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于中央堅定支持房地產健康平穩發展的決心,各地政府也積極出臺各種扶持政策,包括取消限購限貸、降低貸款門檻等金融支持政策,以提振經濟和促進樓市發展。廈門市的限購限售政策放開具有里程碑意義,因為該市是福建省GDP排名較高的城市之一,且其地位作為中國重要經濟體較為突出。廈門市限制措施的放開也意味著可能會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放開限購限售政策”。
“此類規定說明,當前廈門在限購和限售方面都進行了放松,充分體現了二線城市目前依然在購房等政策方面進行松綁。此次廈門政策具有積極的導向,也說明各地雖然也看到樓市交易行情復蘇,但是政策方面還是需要繼續發力。”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亦對記者說道。
對于當前政策的出臺,傳導到市場還需要一定時間。廈門集美區一中介機構銷售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本月該店成交較淡,目前松綁政策尚未有明顯的影響”。
事實上,近期多地推出調整住房限購政策。其中,武漢提出,住房限購區域購房的居民家庭可新增一個購房資格,在非限購區域擁有的住房不計入居民家庭購房資格認定套數,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限購區域購買首套住房的可實行購房資格“承諾辦、容缺辦”。深圳市對深汕特別合作區限購及限售政策調整。長沙對住房限售政策做出調整,網簽滿4年可以進行交易。
此外,廣東惠州將商品房限售年限由3年縮短為1年,四川省提出優化住房限購限售以及二套房認定標準等。
嚴躍進表示,“近期依然有一些城市在放松限購,包括廈門、無錫和深汕合作區,這都說明各地政策其實還沒有完全放松。從今年房地產市場的復蘇情況看,雖然在復蘇,但是節奏還是需要加快。類似放松都不是最徹底的放松,也說明各地也在防范房地產市場出現炒作的風險。各地對于限購和限售的放松,確實需要做好組合拳。從實際情況看,預計后續依然有一些城市會陸續放松相關政策,以提振二季度市場交易行情”。
不過,也有不愿具名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限購限售政策是否會逐漸放開,這需要考慮到多方面因素。政府需要綜合考慮房地產市場的供需狀況、經濟發展狀況、社會穩定等多方面因素,才能進行相應的政策調整。如果房地產市場過熱,政府可能會加強限購限售政策,如果房地產市場較為平穩,政府可能會適當放松限購限售政策。”
(編輯 袁元)
10:03 | 肯悅咖啡進入“千店時代” 全球首... |
10:02 | 佰維存儲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86.46%... |
10:01 | 越秀資本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 |
09:59 | 希荻微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4.56%... |
09:58 | 連續造假遭重罰 ST錦港面臨重大違... |
09:56 | 多方合力支持“出口轉內銷” 讓外... |
09:56 | 螞蟻數科發布智能體開發平臺Agenta... |
09:55 | 華潤啤酒“扎根土地” 扛起國麥振... |
09:48 | 康隆達發布2025第一季度報告 越南... |
09:46 | 大北農: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 多業... |
09:44 | 光峰科技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新興... |
09:42 | 曹操出行更新招股書:2024年營收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