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韓昱
3月6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李春臨、楊蔭凱介紹“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有關情況并回應熱點話題,涉及2023年經濟增長目標、物價走勢、穩就業、利用外資情況等。
趙辰昕表示,中國的發展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目的是造福人民。我們在扎扎實實辦好自己的事,不斷提升自己、超越自己,成為更好的中國,通過發展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時也讓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越來越大的貢獻。
5%左右的經濟增長年度預期目標
符合經濟運行走勢和經濟發展規律
對于今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年度預期目標,趙辰昕表示,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認識把握。
首先,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發展是第一要務,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需要在提高發展質量效益基礎上長期保持合理經濟增長;同時,統籌推進擴大就業、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風險等工作,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
其次,5%左右的預期目標符合經濟運行走勢,符合經濟發展規律,也有利于引導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最后,各地區發展信心和勁頭很足,各地人代會都確定了今年本地區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據統計,31個省區市中有27個省份預期目標高于全國,其中有23個省份為5.5%或以上,各地的發展信心、采取的務實舉措,為全國目標實現創造了條件、打下了基礎。
對于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來推動實現目標,趙辰昕表示,具體來講有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一是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協調性、增強有效性針對性;二是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三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激發發展動力活力;四是統籌發展和安全;五是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強化基本公共服務,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經濟監測預測預警和政策預研儲備,不斷豐富政策工具箱,堅持底線思維,做好應對復雜困難局面的各項工作準備,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向好。”趙辰昕說。
國內物價持續平穩運行
與國際高通脹形成鮮明對比
2022年,在全球通脹創多年新高、輸入性通脹壓力明顯加大的背景下,國內物價持續平穩運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單月漲幅始終沒超過3%,全年漲幅只有2%,與國際高通脹形成鮮明對比。
李春臨表示,今年,受地緣政治沖突、輸入性通脹風險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內物價運行仍然面臨一些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但要看到,我國糧食“十九年連豐”,多年保持在1.3萬億斤糧食以上,糧食豐收是保障物價平穩的最大“壓艙石”。同時,生豬產能合理充裕,商品供應充足,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穩價體系進一步健全。可以說,保持物價平穩運行的基礎十分堅實。
李春臨表示,下一步,要突出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進一步強化監測預測預警,進一步強化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進一步強化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保供穩價,進一步強化市場監管和預期引導。
消費市場呈現快速恢復態勢
推動消費持續恢復和擴大有四大重點
“當前一些制約消費釋放的不確定因素正在逐步消除,隨著消費潛力的快速釋放,上半年消費領域主要指標增速有望逐步回升。”李春臨談道,總體來看,我國消費市場呈現快速恢復態勢,地區間人口流動愈發頻繁,跨省出行和旅游大幅提升,餐飲、文化、娛樂等行業迅速回暖,疊加春節、元宵等我國傳統節假日,年初消費實現了“開門紅”。展望全年,消費能夠成為經濟增長的主拉動力,更好發揮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在推動消費持續恢復和擴大方面,李春臨表示,將重點做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是多措并舉推動消費平穩增長。制定出臺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政策文件,圍繞穩定大宗消費、提升服務消費、拓展農村消費、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等方面出臺務實有效的政策舉措,釋放居民消費潛力。
二是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消費能力來自于就業、來自于收入,所以一定要創新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全鏈條良性循環促進機制,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做好基本消費品保供穩價工作,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后顧之憂敢消費。
三是改善消費環境。進一步完善促消費體制機制,研究制定關于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的政策文件,健全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完善消費爭議多元化解機制,在線消費糾紛調解機制,持續優化消費環境,讓老百姓獲得感強愿消費。
四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大力倡導綠色消費、新型消費,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衛生體育等重點領域的消費,鼓勵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完成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
充分反映穩就業信心和決心
關于就業,李春臨介紹道,2022年的新增就業目標是1100萬人,實際完成1206萬人,比計劃目標多100萬人。今年確定的目標是1200萬人左右,比去年目標多了100萬人,這充分反映了對穩就業的信心和決心。
“從今年情況看,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高校畢業生人數和城鎮就業需求均創新高,就業擴容提質依然面臨一些壓力和挑戰。”李春臨進一步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大就業優先導向的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協同推進“拓崗、穩崗、服務、創業”,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高質量充分就業。重點將在以下四個方面著力。
一是著力擴大高校畢業生市場化就業水平。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生活服務消費加快恢復,通過擴大國內有效需求拓展市場化就業空間。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促進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開發更多知識型技術型崗位。讓高校畢業生和有一定技術專長的青年人穩定就業。
二是著力推動企業、個體工商戶加快紓困。適時調整優化并落實好減負紓困政策,持續做好降成本工作,強化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保障,推動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增強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能力,推動經營主體恢復發展,提升就業吸納能力。
三是著力加強青年群體就業服務。加大力度、健全機制,為高校畢業生提供精準高效的不斷線就業服務,扎實做好就業困難青年兜底幫扶工作。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職業技能培訓資源共建共享,增強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技能素質,讓學生所學和市場所需緊密結合起來。
四是著力釋放青年創新創業活力。充分發揮雙創示范基地引領和服務作用,促進創業資源開放共享。加強返鄉入鄉創業園建設,引導有創業意愿和創業能力的大學生返鄉入鄉創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鼓勵青年群體依托平臺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
中國吸引外資總量增加、結構優化
是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發展投出的“信心票”
對于2022年我國利用外資情況,楊蔭凱介紹稱,2022年,我國吸引外資取得豐碩成果,總體上呈現出穩中提質的三個新變化。一是吸引外資質量不斷提升;二是外資來源地更加多元化;三是外商投資區域布局更趨均衡。
楊蔭凱進一步表示,今年1月份,我國實際使用外資1276.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5%,實現“開門紅”。中國吸引外資總量增加、結構優化的新特點,充分展示了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發展投出的“信心票”。
“中國向來是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行動派’,我們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態度鼓勵外資深耕中國市場。歡迎全球投資者來華投資興業,在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楊蔭凱稱,在吸引外資方面,將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部署,有序推進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開放;繼續清理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限制,保障外資企業平等適用各項政策。
二是落實已出臺各項政策,深入實施以制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和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引導外資更多投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和中西部、東北地區。
三是做好外商投資促進和服務,更好發揮國家重大外資項目示范作用,推動地方健全機制,上下聯動,提供全流程服務;組織開展國際產業投資合作系列活動,為跨國公司投資和地方招商引資搭建平臺。
(編輯 上官夢露)
11:08 | 佛塑科技收購金力股份 戰略布局新... |
10:55 | 中廣天擇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多... |
10:55 | 重磅突破!一汽解放全自主無人駕駛... |
10:55 | 一汽解放多領域實現突破 技術創新... |
10:53 | 奇安信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3.49億元 ... |
10:52 |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AI規模應用... |
10:48 | 承載品牌向“寬”發展重任 領克900... |
10:42 | 韌性筑基激活乘數效應 伊利股份邁... |
10:39 | 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4月... |
10:38 | 致遠互聯亮相2025 IT市場年會 |
10:32 | 研判金屬價格走向 安泰科召開2025... |
10:30 | 扎根人工智能核心產業鏈 科創板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