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門將繼續嚴格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當好“鐵公雞”、打好“鐵算盤”,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
本報記者 杜雨萌 韓昱
3月1日,財政部部長劉昆在國新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應對這些風險挑戰,要加大財政宏觀調控力度,優化政策工具組合,在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中,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
劉昆表示,政府過緊日子不是短期應對措施,而是應該長期堅持的方針政策,要壓減開支,騰出更多財政資源,支持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以政府過緊日子,換老百姓過好日子。財政部門將繼續嚴格落實過緊日子的要求,當好“鐵公雞”、打好“鐵算盤”,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一是編緊預算,二是硬化執行,三是盤活存量,四是做好常態評估。
“雖然2023年財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我們不會在民生支出上退步,我們將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繼續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盡全力為群眾謀好事、辦實事,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劉昆說。
讓老百姓有錢消費
樂于消費、方便消費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去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前幾年我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經達到了60%以上,但是近年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消費增速下滑。這也是經濟增速有所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介紹稱。
許宏才表示,促進經濟回升向好,持續健康發展,主要還是靠消費,讓消費盡快恢復成為經濟增長的主拉動力。大力提升消費信心,釋放消費的潛力關鍵是解決好不敢消費、不便消費、不愿消費等突出問題,財政部門將全面落實擴大內需戰略,圍繞更好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積極完善政策措施,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激發消費潛力,進一步支持促進消費市場回暖升級。
一是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讓老百姓有錢消費。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依靠勞動創造收入。加大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調節,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費能力,同時完善稅費優惠政策,激發社會消費潛能。
二是支持增加適銷對路商品供給,讓老百姓樂于消費。通過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國內供給質量水平,激活市場需求潛能。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現有的資金渠道對家電“以舊換新”、綠色智能家電下鄉等予以支持。對于購置期在2023年的新能源汽車繼續免征車輛購置稅。降低部分優質消費品進口關稅,推動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積極促進居民消費。
三是促進銷售渠道和物流暢通,讓老百姓方便消費。支持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促進縣域消費擴容提質。支持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擴大農產品的消費市場。支持一批國家綜合貨運樞紐建設,推動物流降本提效。
扎扎實實
把該減的稅費減到位
2022年,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及時果斷實施,培育壯大了市場主體,推動經濟恢復向好。
據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介紹,過去一年的減稅降費政策主要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力度大。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和退稅緩稅緩費超4.2萬億元,其中增值稅留抵退稅約2.46萬億元,超過2021年辦理留抵退稅規模的3.8倍,力度是近年來最大的;二是發力早。各項優惠政策早出快出,盡早見效;三是更協同。加強協調聯動,接連推出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等一攬子政策,形成紓困合力。
在落實落細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背景下,據統計,2022年全國10萬戶重點稅源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稅費的負擔下降了2.7%。我國稅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從2018年的17%下降至2022年的13.8%。
“減稅降費政策直擊了市場主體的痛點和難點,把這個‘肥’施到了企業發展的根上,減負紓困的效果比較明顯。”朱忠明表示,2023年,各項稅費支持政策仍將對助企紓困、穩住經濟大盤發揮重要作用,將從以下三方面盡快研究明確政策,抓好落地見效。
一是落實落細現有政策。繼續實施好已經明確的減稅降費政策,扎扎實實把該減的稅費減到位。同時,堅決打擊偷稅漏稅騙稅,堅決制止亂收費。
二是優化完善優惠政策。對現行減稅降費、退稅緩稅等措施,該延續的延續,該優化的優化,讓政策紅利更好惠及市場主體。
三是進一步增強政策精準性。突出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特困行業的支持,為微觀主體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適度加大
財政政策擴張力度
2022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財政政策取向、安排提出明確要求。會議要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對于2023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點”,劉昆表示,“加力”就是要適度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加力點主要是三個:一是在財政支出強度上加力,在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06萬億元的基礎上,今年將統籌財政收入、財政赤字、貼息等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二是在專項債投資拉動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適當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范圍,持續形成投資拉動力;三是在推動財力下沉上加力,持續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向困難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傾斜,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
“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一方面,完善稅費優惠政策,增強精準性和針對性,著力助企紓困。另一方面,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更好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有效帶動擴大全社會投資,促進消費。同時,加強與貨幣、產業、科技、社會政策的協調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劉昆進一步強調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五項重點,包括完善稅費支持政策,著力紓解企業困難;加強財政資源統籌,保持必要支出強度;大力優化支出結構,不斷提高支出效率;均衡區域間財力水平,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嚴肅財經紀律,切實防范財政風險。
談及今年專項債規模和投向領域,許宏才介紹稱,今年,將合理安排專項債券規模,確保政府投資力度不減,更好發揮“四兩撥千斤”的帶動作用。同時將在重點支持現有11個領域項目建設基礎上,適量擴大資金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持續加力重點項目建設,形成實物工作量和投資拉動力,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