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跌宕、波動加大的人民幣匯率,定格在2022年外匯市場的記憶里。2022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年內波幅逾萬點——自3月起步步走弱,一度跌破7.30關口,又于年尾,在一片訝異中逆襲市場,重回階段性高點。
“匯率測不準是必然”,人民幣匯率以其超預期的走勢,為市場主體上了生動的一課。站在新一年的起點,市場依然好奇,人民幣匯率在新的一年將呈現哪些新特征?
展望2023年人民幣匯率,業內認為,全球經濟復蘇的錯位整體有利于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甚至偏強勢。綜合經濟基本面與國際收支面考慮,預計2023年人民幣匯率將呈現雙向波動、溫和回升、逐步趨近長期合理區間的走勢。
美元強勢光環漸消退
在全球流動性收緊的背景下,美元成為2022年外匯市場的“寵兒”——美元指數強勢攀升,全年上漲近9%。
步入新的一年,美元指數強勢行情還將延續嗎?業內認為,2023年,衰退或取代加息成為美元走勢主導因素,而以中國為代表的非美經濟復蘇、加上全球貨幣緊縮放緩,全球避險情緒有望退潮,美元匯率獲得的支撐可能減弱。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認為,2023年,鑒于美國衰退壓力上升,美聯儲或于二季度停止加息,且不排除減緩縮表的可能,繼而美元指數有望于二季度前后迎來較為明顯的調整。
中金公司外匯研究專家李劉陽認為,進入2023年,在較高的美元利率下,全球經濟需求將進一步趨于收縮,美歐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存在較高的經濟衰退風險,美歐央行或將比預期更早結束加息周期。
展望2023年全球外匯市場,在“衰退”的主基調下,全球主要貨幣走勢或將呈現分化局勢。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歐洲經濟金融碎片化可能掣肘貨幣政策,歐元對美元或呈現震蕩偏弱行情;疲弱的經濟基本面疊加諸多政治問題令英鎊延續偏弱走勢,甚至較歐元更弱;日元利空因素或已出盡,經濟基本面和避險屬性或支撐日元震蕩走升。
人民幣有望雙向波動、溫和回升
2022年最后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強勢回升引燃市場。當日,在政策利好的催動下,在岸人民幣對美元一度收復6.90關口,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則一度收復6.91關口。
事實上,自去年11月起,人民幣并未如市場預期般承壓下挫,而是轉頭走強,接連創下階段性高點。業內表示,這也進一步印證了,此前官方頻頻強調的“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人民幣匯率測不準是必然”。
難以預測的漲跌之間,也對市場主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溫彬表示,涉外企業應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可選擇合適的外匯產品開展匯率避險。金融機構則需要進一步豐富代客外匯產品,提升服務質量,同時加強自身外匯敞口管理,做好匯率風險預案。
展望2023年人民幣匯率表現,溫彬認為,中國與全球在經濟周期上將繼續呈現錯位走勢。中國經濟將以“修復性復蘇”為主基調,而全球經濟則將以“通脹降溫下的淺衰退”為主基調,我國國際收支將繼續保持基本平衡格局,經常賬戶壓力與金融賬戶改善并存,為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提供重要支撐。
“預計2023年人民幣匯率整體將呈現雙向波動、溫和回升、逐步趨近長期合理區間的走勢。”溫彬稱,一季度人民幣匯率或雙向波動明顯,并在關鍵點位繼續拉鋸;二季度隨著我國內需復蘇和美聯儲加息臨近尾聲,匯率或在波動中有所升值;三季度季節性壓力或使匯率面臨回調;四季度美國衰退風險加大,人民幣匯率有望重回溫和升值趨勢。
“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是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最根本保障。”鐘正生認為,2023年預計中國貨幣政策仍將“以我為主”,助力經濟回暖,而把“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的任務主要交給宏觀審慎工具。
鐘正生認為,2023年隨著美元指數有望在二季度前后進一步回落,屆時人民幣貶值壓力或趨緩解。而如果出口韌性好于預期,或國內“穩增長”政策力度較強,人民幣匯率有望重回升值通道。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