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韓昱
自11月份債市進入調整階段后,一級市場上信用債(企業債、公司債、中票、短融、定向工具,下文統稱“信用債”)取消發行數量和規模出現較大幅度增長,進入12月份后,信用債取消發行呈延續趨勢。
Co-Found智庫秘書長張新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目前發行方債市融資成本過高的情況下,部分發行人,尤其是城投債的發起方選擇先取消發行,這是正常合理的市場化行為。
二級市場震蕩
傳導至一級市場
Wind數據顯示,12月1日至12月19日,合計有131只信用債取消發行,涉及債券發行規模達到848.53億元,取消發行數量及規模已超過11月份整月水平(106只、涉及債券發行規模843.90億元),續創年內新高。從發行人公開披露的取消發行公告來看,企業取消債券發行,大部分是因為“近期債券市場波動較大”。
“11月份以來,由于資金面持續收斂,同業存單利率攀升,市場對資金面的擔憂加劇,債市陷入大幅調整行情。”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馮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債市調整導致理財和債基出現凈值回撤,引發“恐慌性”贖回,形成凈值下跌—贖回—被動拋售的負反饋。進入12月份以來,隨著部分定期開放式產品陸續開放,理財贖回壓力再度加劇。在此背景下,信用債二級市場面臨大規模拋壓,傳導至一級市場,導致發行利率走高、發行難度加大,由此大規模取消發行。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理財贖回潮對信用債發行會產生兩方面的擾動。第一,是機構負債端不穩定性明顯提升,廣義基金的首要任務由配置資產轉為處置資產,無暇顧及在一級市場上進行投標,導致新發信用債的潛在認購資金大幅縮水,發行難度提升;第二,是贖回潮引發估值收益率大幅上行,且12月份以來信用債收益率上行幅度要超過基準利率。對于發債主體而言,融資成本短期內的上升幅度可能就會超過100個基點,由于成本無法接受,也會使得部分企業主動取消債券發行。
記者觀察到,不少公開披露的取消發行公告中也體現了上述原因,比如,Wind數據顯示,AAA級的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于12月6日公告擬取消“22廣開Y2”的發行,原因即為“由于近期債券市場波動較大,為合理降低發行利率,控制公司融資成本,經由發行人,律師,主承銷商協商一致,擬取消本次發行”。
“近期債券市場波動較大,與年底資金面、市場環境是有一定關系的。當前債券投資者的心理預期較弱,疊加銀行理財的贖回潮也加劇這種狀況的發生。”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根據Wind數據梳理發現,從主體評級特點看,12月份以來,約有40%取消發行的主體評級在AA+級,數量占比最大,規模269.67億元。AAA級取消發行規模則為378.50億元,AA級為200.36億元。從企業性質來看,央國企是取消發行的主力,數量占比接近93%,民營企業、公眾企業等取消發行規模較小。其中,央企取消發行規模為152.50億元,地方國有企業取消發行規模為635.03億元。
取消發行現象
將隨債市企穩減少
受訪專家普遍表示,隨著本輪債市企穩后,取消發行現象預計也將較快減少。
馮琳認為,取消發行是信用債市場基本面變化導致預期波動引起的。從過往經驗看,取消發行通過預期反作用于信用債市場基本面的程度比較有限。以往幾輪信用債取消發行較密集的時間段,在市場利率出現較大波動、監管政策頻出、超預期違約事件沖擊市場的階段,市場對利率走勢、監管環境、信用風險的預期不穩定,導致無論是發行人還是投資人都會產生較強的觀望情緒。而一旦利率、政策等變化沖擊最劇烈的階段過去,市場逐步形成穩定的預期,發行人便會基于對后市的預期而對后續融資計劃做出事先調整,取消發行的情況便相應減少。
事實上,在今年3月份至4月份,信用債取消發行規模也出現一定上升,兩月合計共有71只信用債取消發行,涉及債券發行規模達到487.30億元。但在5月份就僅出現4只信用債取消發行,較前月大幅回落。
“取消發行現象一般會隨著市場的企穩而迅速回落。”明明表示,未來的信用債取消發行趨勢,主要仍將取決于本輪債市企穩的預期。隨著利率的調整,信用債的絕對收益率已經對配置資金產生了足夠的吸引力。且當前正處于“保險開門紅”階段,預計保險機構的配置資金也將加速流入債市。預計在今年12月底至明年1月份,信用債取消發行的規模會有所回落。
“在經濟進一步企穩回升、債市環境調整后,將更有利于發起方進行債券融資。其在綜合考量融資成本、融資效果后會再次發行相關債券的。”張新原說。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方大特鋼:第八屆董事會第五十次會... |
21:52 | 海通發展:第四屆監事會第十五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