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10月份金融數據發布在即。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預計,受季節性因素等影響,10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及社融增量將環比少增。據央行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47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53萬億元。
“10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預計將達到9300億元左右,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比上月少增1.5萬億元左右,但同比將多增約1000億元,連續3個月保持同比多增勢頭。”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主要的支撐因素是當前政策面對基建投資、制造業投資保持較高支持力度,對企業中長期貸款形成較強支撐。不過,10月份樓市繼續處于低迷狀態,居民消費有待進一步提振,這意味著當月居民房貸、消費貸增長受限,特別是前者會對貸款數據形成較大拖累。
此外,王青還談到,今年以來人民幣貸款投放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季末沖量透支現象,這意味著隔月數據往往會有超季節性回落。
浙商證券研報預計,10月份人民幣信貸新增6000億元,同比少增約2300億元,對應增速較前值回落0.1個百分點至11.1%。10月份本身為信貸小月,同時受疫情影響,居民消費、房地產銷售數據仍然低迷。此外,10月末銀行再現“沖票據”,映射信貸偏弱。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預計10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8000億元左右,社融增量在1.5萬億元左右。
社融方面,王青預計,10月份社融增量將達到1.4萬億元,環比季節性少增約2.1萬億元,同比也將少增約2100億元。
浙商證券研報預計,10月份社融新增1.3萬億元,同比少增約3.1萬億元,增速較前值降0.1個百分點至10.5%。結構中,同比少增來自政府債券、信貸、未貼現票據,委托貸款、信托貸款仍可實現同比多增。
值得關注的是,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仍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日前,央行行長易綱受國務院委托,就金融工作情況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時表示,將“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其中提到,“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合理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有效發揮保險資金優勢。引導金融機構通過高適配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刺激和釋放新需求”。
“總體上看,10月份金融數據回落更多是受季節性和季末沖量透支效應影響,不會改變四季度寬信用的大方向。”王青認為,持續推進寬信用是四季度宏觀政策的一個主要發力點,也將為經濟延續回穩向上勢頭奠定堅實基礎。
00:27 | 核心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多家創新藥... |
00:27 | 萬科2024年營收超3400億元 經營服... |
00:27 | 成本管控顯效 兗礦能源加速增量擴... |
00:27 | 美的置業轉型取得實質性成效 2025... |
00:27 | 華為近十年累計研發費用超1.2萬億... |
00:27 | 日海智能召開業績說明會 投資者關... |
00:27 | 健盛集團:探索體育消費場景化需求 |
00:27 | 復合材料產業熱潮涌動 上市公司下... |
00:27 | 醫療服務數智轉型勢在必行 |
00:27 | 何氏眼科:創新守護“光明”之路 |
00:22 | AI成銀行業年報“熱詞” 國有六大... |
00:22 | 2024年上市券商數智化“戰報” 8家...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