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簡稱《條例》)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將有力推動個體工商戶實現長遠健康發展。
個體工商戶可視為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毛細血管”。10月2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底,全國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達1.11億戶,占我國市場主體總量的三分之二,可帶動近3億人就業。
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白彥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個體工商戶具有量大面廣的特點,在穩增長、保民生、促創新等方面均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今年超預期因素帶來沖擊背景下,出臺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的行政法規,對于增強市場主體發展信心和預期,穩定宏觀經濟增長大盤,無疑顯得更加重要。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經濟回穩向上極為不易,個體工商戶生存發展仍存壓力,需要國家從各方面給予更多關懷與支持。
《條例》提出39條具體內容,為個體工商戶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其中,資金對個體工商戶經營尤為重要。《條例》分別從資金、財稅、貸款三方面作出安排:
《條例》明確提出,國家鼓勵和引導創業投資機構和社會資金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充分發揮各類資金作用,為個體工商戶在創業創新、貸款融資、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提供資金支持;國家實行有利于個體工商戶發展的財稅政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嚴格落實相關財稅支持政策,確保精準、及時惠及個體工商戶;國家推動建立和完善個體工商戶信用評價體系,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和提供適合個體工商戶發展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擴大個體工商戶貸款規模和覆蓋面,提高貸款精準性和便利度。
劉興國表示,財稅方面的優惠,可以實質性降低個體工商戶經營成本,增加利潤;金融方面的支持,可以緩解其資金壓力,保障正常周轉,維持生存運營。
今年以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幫扶個體工商戶等小微市場主體發展的政策措施,開展多種形式的走訪幫扶,解決其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問題。
財稅政策方面,出臺了包括對個體工商戶實施留抵退稅、減免資源稅等“六稅兩費”、緩繳所得稅等“五稅兩費”、階段性免征增值稅、緩繳14項行政事業性收費、中央財政為個體工商戶貸款主體貼息2.5%等措施。
“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店里收入明顯下滑,資金周轉壓力很大,國家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的開展,為我們個體戶的生存發展緩了一個氣。今年我們總共獲得稅收優惠約2萬元,大大減輕了經營成本。”河北省一家餐館的店主王先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筆資金用在了員工工資和水電費等方面。
白彥鋒表示,稅費是包括個體工商戶在內的企業生產經營的必須成本。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一系列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不僅為市場主體減負給予了真金白銀的支持,也表明了國家堅定支持包括個體工商戶在內的市場主體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堅強信心。
金融政策方面,今年出臺了包括對個體工商戶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續貸、為設備更新改造提供貸款等措施。9月23日,銀保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銀保監會引導銀行機構進一步落實好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主動跟進了解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貨車司機等的融資需求,對于符合條件的,及時提供延期還本付息、續貸等服務,努力做到“應延盡延”,切實緩解企業流動性困難。已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辦理延期還本付息金額超4萬億元。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金融支持政策是扶持個體工商戶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未來還可從租金、物流等角度給予更多支持。
劉興國表示,未來政策的幫扶方向可進一步細化,例如引導個體工商戶提高市場機會識別與把握能力,確保找對市場;同時,引導個體工商戶轉變經營理念,增強品質意識,向市場提供優質產品與服務,提升顧客黏性,維持市場穩定;此外,推動產業生態建設,引導大中型企業加強與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合作,形成產業鏈供應鏈上的穩固合作關系。
13:17 | 2024年營收突破千億元 賽力斯擬赴... |
12:48 | 寧夏出臺行動方案加大市場主體梯度... |
12:48 | 一夜跳漲17元!金飾價格突破950元/... |
12:09 | 岳陽興長2024年度營收增長24.62% ... |
11:48 | 風口起舞!協創數據2024年凈利潤大... |
11:47 | 福元醫藥2024年營收實現34.46億元 ... |
10:50 | 第四范式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25.1%... |
09:27 | 招商恒生科技指數ETF3月31日在港交... |
09:14 | 直擊浦發銀行業績說明會:戰略實施... |
09:00 | 興發集團凈利潤同比增長14.33% 擬1... |
08:59 | “牛市旗手”業績創近三年新高 |
00:27 | 萬科2024年營收超3400億元 經營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