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記者10月27日從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22年10月21日,全國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96億噸,累計成交額85.8億元。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有序。”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他還透露,下一步將加快推動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建設的各項工作取得實效,力爭盡早啟動符合中國國情、體現中國特色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
2021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總的來看,經過第一個履約周期的建設和運行,全國碳市場已經建立起基本的框架制度,打通了各關鍵流程環節,初步發揮了碳價發現機制作用,有效提升了企業減排溫室氣體和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的意識和能力,實現了預期目標。”李高表示。
李高介紹,在全面總結第一個履約周期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生態環境部正在抓緊推動新履約周期的各項準備工作,相關配額分配方案將于近期公開征求意見。
對于今年是否會考慮重啟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市場,李高回應稱,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是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一個有益的補充,全國碳市場包括了一個強制的市場和一個自愿的市場。啟動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有利于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也為社會和企業參與這項工作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有助于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日前生態環境部等三部委公布《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部署了建立全國和地方的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完善行業企業碳排放核算機制,建立健全重點產品碳排放核算方法,完善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機制這四項重點任務。
李高介紹,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與各個部門合作推動工作,落實方案要求,重點做好行業企業和重點產品碳排放核算相關工作,推進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做好相關的支撐保障工作,和有關部門一道共同推動把國家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建立起來。
李高也表示,從國內落實“雙碳”目標的工作需求來看,也有必要開展碳足跡評價工作,推動建立碳標簽制度等等一系列工作,這也有利于強化企業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主體責任,提升品牌價值,增強公眾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營造綠色低碳發展的良好氛圍,同時也有利于推動我國的重點產品出口和提升相關產業國際市場競爭力。
00:38 | 智駕普惠疊加政策驅動 新勢力車企... |
00:38 | 氫能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提速 發展路... |
00:38 | 增信心抓落實 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 |
00:38 | 國務院國資委就“人工智能+”密集... |
00:37 | 貴州茅臺去年凈利潤超862億元 經營... |
00:37 | 金帝石油擬斥資約42億元要約收購ST... |
00:37 | 賞花經濟激發消費活力 繪就縣域文... |
00:37 | 小帳篷撐起大市場 上市公司掘金萬... |
00:37 | 神州數碼去年研發投入超4億元 持續... |
00:30 | 超千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報 高額分紅... |
00:30 | 聚勢“人工智能+” 廣州“熱帶雨林... |
00:30 | 飛行汽車生產領域最大銀團貸款誕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