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外匯局黨組于10月24日召開擴大會議,認真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會議提出,“強化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受疫情影響行業、群體的支持,抓好已出臺政策落地見效,研究出臺新的政策舉措”。
今年以來,央行多次強調并致力于促進金融資源向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市場主體傾斜。在此基調下,央行出臺實施多項政策舉措。
比如,央行今年創設了多個專項再貸款工具,對實體經濟進行精準滴灌,包括2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1000億元交通物流領域專項再貸款、1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400億元普惠養老領域再貸款以及2000億元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
再比如,7月份,央行支持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分別設立運營金融工具總共3000億元,以補充重大項目資本金。截至8月26日,3000億元已全部完成投放,支持重大項目超過900個。8月下旬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在3000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已落到項目的基礎上,再增加3000億元以上額度。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目前新增設的額度已投放超3000億元,其中,國開基礎設施投資基金新增額度已投放1500億元;農發基礎設施基金第二期已投放金額1559億元;進銀基礎設施基金完成684億元資金投放任務。
此外,央行今年依法上繳超過1.1萬億元結存利潤,支持小微企業留抵退稅加速落地的同時,也有效為市場補充了流動性。央行還通過降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對于后期貨幣政策如何進一步發力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和受疫情影響行業、群體,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以繼續設立專項再貸款或提高原有專項再貸款的額度,鼓勵銀行信貸投放。在價格工具方面,隨著明年外部約束逐漸緩解,國內貨幣政策仍存寬松空間,或通過調降政策利率等方式降低實體融資成本。
東方金誠高級分析師馮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展望四季度,貨幣政策在兼顧內外平衡的同時,將會進一步落實已出臺的各項寬信用措施,推動新增信貸、社融保持同比多增勢頭,同時引導市場流動性處于合理充裕狀態,為經濟進一步回升提供支持性的貨幣金融環境,這將直接增加企業和居民投資、消費能力,提振市場信心。同時,預計監管部門還將繼續發揮LPR改革效能,引導銀行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激發企業和居民自主融資需求。
“四季度商業銀行信貸投放的重點或在支持基建方面,加大配套貸款發放力度,確保四季度基建投資保持兩位數高增。銀行或將較大規模發放制造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更新改造貸款,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對沖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對國內制造業投資的不利影響,推動制造業投資保持較強韌性,繼續為擴投資發揮積極作用。”馮琳表示,對于小微企業等國民經濟薄弱環節,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下,相關信貸投放仍將保持高增長。
00:41 | 復星國際繼續退出重資產項目 未來... |
00:41 | 政策推動疊加廠商促銷 3月份多家車... |
00:41 | 老鋪黃金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54% ... |
00:41 | 博俊科技去年營收凈利齊增 擬擲16... |
00:41 | 折疊屏手機銷售火熱 產業鏈上下游... |
00:41 | 上市公司首季發布247條項目中標公... |
00:41 | 充換電設施建設迎政策利好 上市公... |
00:41 | 靈伴科技:“AI+AR”眼鏡讓虛實無... |
00:37 | 上市險企代理人數量基本企穩 |
00:37 | 3月份新成立股基數量創近十年單月... |
00:37 | 一季度公募基金分紅逾675億元 同比... |
00:37 | 基金年報曝光2024年券商研究業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