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既是國民經濟的肌體細胞,也是市場經濟的力量載體。伴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公司內部治理的發展路徑也正在經歷從高速度向高質量的深刻轉型。
過去十年,中國公司治理的重大制度變革,呈現出治理改革路徑明晰化、治理改革內容深入化、治理改革方式開放化、新型治理導入加速化的趨勢,逐步構建起以合規和問責等為核心制度要素的治理體系。
邁向新征程,現代化公司治理制度如何緊跟經濟社會的步伐與時俱進?回望歷史,黨建引領始終發揮著“舉旗定向”的關鍵作用。董事會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與經理層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雙輪驅動”,共同推進公司治理走向規范高效。展望未來,健全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切實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路徑漸成共識。在此過程中,我國正逐漸演化出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公司治理體系。
“他山之石”到“中國范式”
“他山之石”的現代公司治理概念,怎樣在中國的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土壤上生根發芽?站在歷史的視角下,去尋找現代化公司治理機制在中國扎根的現實土壤,從中我們可繪制出一幅我國公司治理分權的演進圖景:其先后經歷了觀念導入、結構構建、機制建立和有效性提高四個階段。
從改革路徑來看,近年來,中國公司治理改革主要沿著從行政型治理向經濟型治理轉型的方向進行。
而如今,僅依靠“三會一層”等公司治理結構已不能適應公司業務拓展、規模擴張和技術創新的需要,公司治理主體之間動態博弈、激勵約束、信息溝通等作用愈發凸顯。特別是伴隨著科技型公司崛起,傳統治理結構迎來巨大挑戰。
公司治理如何由“形似”到“神似”?隨著移動互聯時代到來,智力資本越發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的重要資源,公司治理相應出現由傳統“垂直型”向“扁平化”的轉變,由此也提出了合伙人制下“控制權優先股”等新要求。而在此過程中,科創板對“同股不同權”企業敞開的大門,即一次突破原有制度框架、積極擁抱公司治理發展新形勢的大膽之舉。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監管模式和信息披露制度正在經歷深刻轉變,其將政府面面俱到的管理職能轉變為頂層設計決策與監管的治理職能,把選擇權更多地交給市場。在注冊制改革的行進路上,信息披露相關治理規則體系不斷完善,對信息披露不規范、不真實的處罰力度持續加大,與此同時,中介機構作用、董秘隊伍建設等得到進一步重視,倒逼上市公司自身推進治理轉型。
國企改革十年豹變
市場經濟的滾滾浪潮,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由弱到強,也讓公司治理成為越來越多企業面臨的挑戰。如何引領中國企業提升公司治理能效,推動上市公司改革縱深發展,成為新時代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命題。
從實際“落地”來看,我國對公司治理問題的探索,主要是在企業改革特別是國企改革的實踐中漸次展開。2017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轉發國務院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的通知》,提出推進從管資產到管資本的國有資產監管職能轉變。
同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央企業公司制改制工作實施方案》。這一從“企業”到“公司”的歷史轉變,印證了深化企業改革的根本邏輯在于真正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和靈活的市場化經營機制。
此后,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深入實施,國資國企全面落實國企改革“1+N”文件體系,一批體制機制障礙得到有力破除,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混合所有制經濟穩健發展,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不斷健全。
發展豹變,初心不改。過去十年,國資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相統一在制度上更加完善,董事會基本實現應建盡建,外部董事占多數普遍推進。“兩個一以貫之”在實踐中更加全面地深化實化細化,改革方向更加明確。
具體而言,“黨建入章程”進一步構建起中國特色國有公司治理。“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前置程序”等,成為黨組織參與公司治理的主要方式。其對于完善中國國有公司治理制度,特別是國有公司的決策機制有著重要意義,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企業制度逐步成熟定型。
與此同時,國有企業外部監管體制不斷創新健全。出資人職能、國資監管職能、指導黨的建設職能等三項職能全面履行,綜合監督、業務監督、責任追究三位一體形成閉環,各層級國資監管機構職能轉變、權責清單確立,創新完善監管方式,實現了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監管,“三化監管”的優勢更加彰顯。
十年來,不斷健全完備的公司治理體系,大大促進國有企業公司治理效能的提升,從源頭上為企業的創新能力、企業活力、生產效率提供了制度性保證。治理機制、選人用人機制、激勵機制全面激活,三項制度改革在各層級企業普遍推進、大范圍破冰破局,混合所有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各層級企業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基本完成簽約,管理人員競聘上崗、末等調整、不勝任退出等機制積極落實。
范式創新勇擔重任
以現代化企業管理為工具,中國企業正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澎湃的動力,擔綱國家經濟發展的重任。
2021年底,我國企業數量增至4842.3萬戶,比2012年增長1.7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規模翻番。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四成以上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從2012年的20%左右提高到2021年的近30%。中國企業正依托中國特色的公司治理體系,跑出屬于中國發展的加速度。
回望非凡十年,銳意進取、只爭朝夕的精神,讓中國企業由弱變強、由強向優。展望未來,沿著深化中國特色公司治理之路,廣大企業信心堅定、斗志昂揚,邁出高質量發展堅實步伐,合力開創更輝煌的未來。
21:50 | 粵傳媒:關于公司舉行2024年度報告... |
21:50 | 許昌智能:2024年年度報告業績說明... |
21:45 | 思特奇: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一... |
21:45 | 金埔園林: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蘭花科創:4月25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三一重工: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建研設計:5月8日將召開2024年度股... |
21:45 | 福能東方: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九安醫療: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方正閥門: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會...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