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間,我國資本市場股權融資規模穩步攀升。一系列以注冊制為核心的改革舉措落地以來,股權融資規模突飛猛進,且資金多流入創新型企業。證監會數據顯示,2021年,資本市場股權融資金額達1.54萬億元,約為2012年的2.4倍。自2012年以來至今,資本市場股權融資已經超過13萬億元。
“十年來,我國股權融資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2015年以來,資本市場每年股權融資規模穩定在萬億元以上,是實體經濟不可或缺的直接融資方式。資本市場在滿足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股權融資包容性大幅提升
十年來,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穩步推進。2013年11月份,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發展并規范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及“注冊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亦被提及。在此后的“十三五”規劃、“十四五”規劃中,注冊制和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均有被提及。
2018年11月份,注冊制改革正式啟動。隨著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落地,北交所設立并試點注冊制,股權融資規模快速提升。
數據顯示,2012年至2021年,資本市場累計實現股權融資超過12.2萬億元。另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今年前9個月,A股IPO和再融資規模已達1.24萬億元。總體來看,十年來資本市場累計實現股權融資已超過13萬億元。
“注冊制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是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的關鍵舉措,也是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重大改革。”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曾指出。
隨著注冊制改革持續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不斷完善,股權融資的包容性大幅提升,各個板塊定位更加明確,與實體經濟適配度提升。滬深主板“大盤藍籌”特色鮮明,科創板堅守“硬科技”特色,創業板保持“三創四新”特點,北交所和新三板注重于創新型中小企業,區域性股權市場拓寬中小微企業的股權融資渠道。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十年來,股權融資大力支持實體經濟,提供了逾13萬億元的優質資金,為我國上市公司提供了強有力的融資支持,為企業提供了提升競爭力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機遇。
科技與資本良性互動生態漸成
近年來,以注冊制改革為核心,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落地,資本市場的包容性、覆蓋面大幅提升,科技和資本的良性互動生態漸成。
“這兩年科創板、創業板IPO公司數超同期境內市場70%,私募基金累計投資未上市公司股權超過了10萬億元,其中相當的比例都是投向了科技創新領域。”證監會副主席李超曾表示。
今年以來,科技創新型企業融資比重進一步提升。據Wind資訊數據,今年前9個月,科創板和創業板IPO募資額分別為2102.26億元、1457.48億元,已超過主板的1237.11億元。科創板和創業板首發募資額在A股中占比73.2%,較去年同期提升19.26個百分點。
滬深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科創板上市公司達473家,市值5.53萬億元,已經成為“硬科技”產業集聚地,創業板注冊制下新上市企業380家,一批科技領先、市場認可的科技創新企業陸續登陸資本市場,駛入發展快車道。數據顯示,2021年,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研發強度分別是9.6%和4.6%,遠遠高于其他板塊,對全社會形成科技創新良好氛圍起到了積極作用。
投融資協同發展
十年來,在大力提升股權融資比重的同時,監管部門持續推進投資端改革,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投融資總體平衡和協同發展。
“十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方向日益明確。”沈明高表示,完善基礎制度和法治環境,優化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市場環境;建立滬深港通機制,提升境內外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度;引進長期資金,改善居民資產配置結構,提升金融資產配置比例。
近年來,監管部門大力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上市公司分紅金額逐年提升。2011年至2021年,上市公司累計現金分紅超過9.7萬億元。資本市場成為我國居民資產配置的重要平臺。
此外,隨著資本市場法治環境不斷優化,投資者權益保護不斷加強,對外開放深入推進,權益類基金獲得發展,一批中長期資金入市,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逐步改善。截至2022年6月末,境內專業機構投資者和外資持倉占流通市值比重由2017年初的15.8%提升至23.5%。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股票市場投資者超過2億。其中,專業機構投資者力量持續壯大。一大批專業性銀行業保險業機構,包括外資理財公司、外資資產管理公司等積極參與中國金融市場發展。同時,創投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也在整個資本市場中間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資本市場投融資維持動態平衡。
21:50 | 粵傳媒:關于公司舉行2024年度報告... |
21:50 | 許昌智能:2024年年度報告業績說明... |
21:45 | 思特奇: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一... |
21:45 | 金埔園林: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蘭花科創:4月25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三一重工: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建研設計:5月8日將召開2024年度股... |
21:45 | 福能東方: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九安醫療: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方正閥門: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會...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