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國慶長假,一些來自政府部門、公共服務事業單位、銀行業金融機構等領域的從業者,一直忙碌在工作一線,以實際行動穩經濟大盤,迎接“二十大”勝利召開。
進入10月,即是迎來2022年的最后一個季度,穩住經濟大盤這條政策主線也繃得更緊了。9月28日召開的穩經濟大盤四季度工作推進會議就強調,四季度經濟在全年份量最重,不少政策將在四季度發揮更大效能,要增強信心,抓住時間窗口和時間節點,穩定市場預期,推動政策舉措全面落地、充分顯效,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證券時報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國慶節期間,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部門到銀行業金融機構,都在加班加點推進專項再貸款、財政貼息等政策落地,加快推進制造業、社會服務等領域設備更新改造,加大貸款投放力度,盡早形成現實需求。與此同時,節前多個經濟大省再度部署新一輪穩經濟措施,聚焦制造業產業升級、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建設等重點領域,為促進四季度經濟回穩向上,以及明年穩經濟政策接續打好“提前量”。多位專家認為,要協同推進宏觀調節和增長動力轉換,以政策的長效性支撐經濟行穩致遠。
不歇腳銀行加班放貸款
“放假前一天我們加班到很晚,整個假期也都在忙著放貸款。”來自上海的銀行從業者江鵬(化名)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這個國慶假期,與江鵬一樣為放貸款“不歇腳”加班的銀行人還有很多。北京一位負責信貸項目審批的國有大行人士對記者表示,最近一段時間相關部門鼓勵銀行進一步加大對制造業、房地產等領域的信貸投放,其所在部門國慶假期排班,讓大家加班抓緊審核信貸項目。此外,該行還為相關貸款項目開通授信審批綠色通道,例如,分行層面為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清單內的項目主體續作相關授信業務,原則上8個工作日內要完成授信審批,授信額度超過分行權限的,可在年底前階段性由分行風險總監或分管風控的分行副行長全額審批單一客戶信用總量。
據多位銀行業人士反映,這個假期銀行加班發放的貸款,主要是設備更新改造類。目前相關部門已經將第一輪、第二輪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的項目清單發放到21家全國性銀行,各家銀行根據項目單位填報的貸款意向與申請單位再對接,有些領域的設備更新改造貸款要求確保10月6日前完成所有貸款合同簽訂任務。此外,更多輪次的設備更新貸款項目已提交有關部門審核。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支持經濟社會發展薄弱領域設備更新改造的決策部署,增加制造業和服務業現實需求、提振市場信心,人民銀行近日設立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專項支持金融機構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教育、衛生健康等10個領域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提供貸款。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額度為2000億元以上,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對于金融機構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向清單內項目發放的合格貸款,央行按貸款本金等額提供資金支持;中央財政貼息2.5個百分點,期限兩年。
江鵬對記者表示,該行高度重視近期的貸款發放工作,要求各支行網點持續營銷、主動靠前接洽有意向的貸款申請客戶,并每日向總行上報當天貸款發放進展。另據他反映,同業之間的競爭也較為激烈,銀行都在對項目清單內的潛在客戶加大營銷和宣導工作。
據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消息,國慶期間,云南省各金融機構和有關部門搶抓時間、靠前服務、精準發力,首批項目配套融資順利落地。截至10月5日,全省金融機構對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項目貸款實現簽約7個,金額1.47億元;完成貸款發放5筆,金額1642萬元。
強聯動
政府部門加快推動政策落地
自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貸款階段性財政貼息后,銀行能在短短月余時間發放相關貸款,除了自身快馬加鞭響應外,也離不開相關部門的政策支持和快速推進。在國慶長假期間,從中央到地方一些政府部門同樣忙碌著。
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就表示,為推動政策盡快落地,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工作組,國慶長假期間工作組全員輪動值班,與總行和省發展改革委密切聯絡溝通,將動態更新的全省備選項目清單和推薦項目清單分類推送有關金融機構,指導金融機構在加快備選項目業務推進的同時,做好推薦項目的對接準備,為后續項目更快更多落地打好“提前量”。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實行名單制管理。國家發改委依托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會同各地方、中央有關部門和中央企業形成分領域備選項目清單。
以衛生健康領域設備更新改造貸款項目的審核流程為例,由國家發改委會同國家衛健委等部門對上報的貸款意向進行審核,項目審核通過后提交給人民銀行等部門,人民銀行根據項目單位填報的貸款意向銀行情況對應分送給21家全國性銀行。一些部委成立了專門的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地方各級相關部門督促指導貸款單位盡快與意向銀行主動對接,并要求各貸款單位組建工作專班,盡早完成貸款合同簽訂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除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外,記者了解到,相關部門近期還鼓勵銀行進一步加大對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房地產等領域的信貸投放力度。其中,在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方面,要求21家全國性銀行在1~7月新增1.7萬億元左右的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的基礎上,8~12月鼓勵再新增1萬億元~1.5萬億元,各家銀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原則上不低于30%。
忙沖刺多地瞄準
制造業升級投資潛力
不論是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還是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金融資源加大對制造業支持力度,旨在針對需求偏弱的突出矛盾,想方設法擴大有效投資和促進消費。實際上,除了宏觀政策和金融支持外,近一個多月以來,地方政府也在陸續研究和出臺接續政策,各地相繼召開會議細化落實接續政策措施,并部署四季度工作安排。
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0月9日,至少有15個省區市對四季度經濟發展提出總體要求,至少有7個省區市明確提出將“沖刺四季度”。
值得注意的是,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薄弱領域設備更新改造,不僅有利于擴大制造業需求,還能推動消費恢復成為經濟主拉動力。為此,多地也將產業轉型升級尤其是制造業升級作為四季度重點工作。據記者統計,至少有9個省區市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擺在突出位置。
在落實已有政策的基礎上,不少地方正積極加碼謀劃增量政策。上海在近日發布的《上海市助行業強主體穩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穩增長“22條”)中,提出將對符合條件的重點產業領域重大技術改造項目支持上限提高至1億元,鼓勵各區按照規定對不同規模的先進制造業企業升級擴容給予支持等。安徽在近日發布《支持技工強省建設若干政策》,聚焦新興產業的崗位技能培訓,將對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采取購買服務、政府補貼、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措施予以扶持。
更多地方已經拿出實際行動來支持制造業。四川省內江市、綿陽市等地已明確提出將實施制造業恢復百日攻堅行動。主要通過加強對重點產業、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動態監測,對停工停產企業實行幫扶,建立竣工投產項目責任制等推動制造業恢復。吉林將支持工作明確到特定企業,將推進工業百日奮戰攻堅行動,強化與一汽對接服務保障,推動核心零部件企業增產保供,確保一汽實現全年整車產銷目標。
隨著地方政府積極推進政策落地,制造業領域的訂單需求也在逐步釋放。開源證券研報指出,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稱,擬使用財政貼息貸款更新改造醫療設備。各省市積極響應政策,均已開始執行使用財政貼息貸款更新改造醫療設備需求的調查工作,僅浙江、江蘇、安徽三省已上報約180億元的設備采購需求,由此可推,全國數千億級醫療設備更新改造需求即將釋放。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出,8月下旬以來穩經濟接續政策相繼出臺落地,特別是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推動大型企業景氣度連續兩個月提升,政策對中小企業的傳導效應也開始顯現。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為有效對沖房地產投資下行拖累、不走粗放式發展的老路,設備更新改造已成為短期穩增長的重要抓手,目前已獲政策和金融資源傾斜。在政策和金融支持下,四季度設備更新改造投資將保持高增,對制造業投資形成支撐。
抓項目基建投資
仍是穩經濟重要抓手
除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外,穩經濟接續政策的另一個重中之重,便是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
多地部署四季度經濟工作時,提出將重大項目建設作為重要抓手。海南省委書記沈曉明10月7日指出:“要把抓項目擴投資作為重中之重,堅持把投資油門踩到底。”河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守剛則在同日召開的第二批穩住經濟大盤督導和服務動員會上強調,“把項目建設作為督導服務重中之重,推動各地在謀項目加快成熟、前期項目加快落地、在建項目加快進度、投產項目加快達效。”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剛過去的9月,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0.2%,較8月回升3.7個百分點至高位景氣區間,創2021年4月以來新高。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指出,9月土木工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1.0%,是近4個月高點,“表明近期出臺的盤活專項債、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措施進一步推動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落地,建筑業生產活動擴張加快。”
國金證券研報認為,除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等高頻指標外,瀝青裝置開工率持續回升、鋼材成交量8月以來明顯放量,同樣透露了穩增長“加力”效果繼續顯現。
此外,貴州還在10月8日印發的《貴州省推動復工復產復市促進經濟恢復提振行動方案》(下稱《方案》)中明確表示,要將計劃明年開工建設的部分重大項目提前到今年四季度開工。
截至9月28日,第二批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已投放3000億元,其中,貴州21個項目獲得22.99億元資金支持。《方案》指出,前述21個項目11月底前開工,同時明確貴州四季度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529個、總投資4302.65億元。
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10月7日、10月8日兩天,全國就有355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合計投資額達到1619.68億元。其中,河北衡水、山東泰安、四川內江等地,在國慶假期后第一天,即舉行了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或集中推進儀式。
溫彬等撰文認為,預計1~9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5.8%回升至5.9%左右。其中,基建投資預計由8.3%回升至9.0%左右。
顧長遠政策著眼
做好跨周期銜接
盡管做好四季度穩經濟工作是本輪地方政府的施策重心,但記者注意到,地方政府在本輪政策中同樣注重中長期發展。
比如,江西、甘肅等地在出臺本省接續措施中,均提出以推動縣鄉商業體系建設為抓手激發農村消費,通過統籌補貼資金,完善縣域商業體系,打造一批消費的新場景、新地標。繼3月底和5月底出臺的抗疫助企“21條”、經濟恢復重振“50條”兩輪助企紓困穩增長綜合性政策之后,上海近日又制定了穩增長“22條”。
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清指出,相較此前兩輪政策,本輪政策更加注重“促發展”“做增量”。“本輪政策的‘有效期’并不局限于今年最后三個月,除具體條款明確執行期限的從其規定外,其余條款屬于常態化政策,可以跨年度施行。總的來說,就是要以政策的長效性支撐經濟行穩致遠。”吳清舉例表示,穩增長“22條”中的綠色智能家電以舊換新一次性補貼,既有利于加快釋放消費潛力、穩定全年經濟增長,也有利于促進綠色低碳轉型、引領未來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此前展望下半年經濟發展時,就曾建議注重短期、長期政策的銜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也持類似觀點,他指出,應對多方面的新挑戰,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個更中期的視角,不光要著眼于下半年,還要著眼于明年。因此,“要繼續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落地基礎上協同推進宏觀調節和動力的轉換。政策著力點應轉向更大力度的擴大國內需求,轉向增強市場主體的內生動力,轉向培育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此番對技改投資的一系列政策部署安排,就被看作是穩經濟政策顧及長遠的考量。溫彬指出,近10年來,技術改造投資占制造業投資比重持續穩定在40%以上,是提振制造業投資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因此,在當前外需逐漸趨弱、內需依賴基建的背景下,通過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薄弱領域設備更新改造,有利于擴大制造業市場需求,推動消費恢復成為經濟主拉動力,增強發展后勁。
“設備更新改造和高技術投資已呈現出‘類基建’特征,將對制造業投資增速形成長期支撐。”伍超明稱,“十四五”規劃將科技自立自強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地位,為此地方政府需對相關投資進行中長期的統籌規劃部署,預計未來政府將在土地、資源等要素以及項目審批準入方面,給予高技術產業全方位的支持。
00:25 | 場景創新、技術賦能、生態協同 零... |
00:25 | 三一重工去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擬派... |
00:25 | 搶抓集成電路關鍵工藝材料發展機遇... |
00:25 |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支持技術... |
00:25 | 一體化布局成效漸顯 美諾華去年凈... |
00:25 | 華立科技游戲游藝設備業務穩健發展... |
00:25 | 融創公布境外債務重組方案 “全額... |
00:25 | 構建多元化酒生活消費場景 貴州省... |
00:25 | 江蘇證監局聯合多方召開宣介會 推... |
00:25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濰... |
00:25 | 聚焦基金一季報 | 透視基金一季度... |
00:25 | 年內10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甩賣”...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