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從2018年至今,工信部已培育四批8997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動中小企業提升專業化優勢,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中國產業升級,出口逆勢增長,為‘專精特新’企業搭建了時代舞臺。”中金公司研究部策略分析師、董事總經理李求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資本市場也為國內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投融資提供了重要平臺,助其“敢闖敢投”。
開啟我國高端制造群體突圍之路
從第一批的155家,第二批的1584家,到第三批的2930家,再到今年的432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群體不斷壯大。而在總量快速提升的同時,各家企業專業化優勢也進一步凸顯,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中航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專精特新“小巨人”專注細分市場、主營業務突出、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在產業鏈上的競爭力很強,是我國提升產業鏈競爭力的重要一環,也是科技創新的“毛細血管”。國家大力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意在補齊產業生態短板。
渤海證券做市業務負責人張可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調整我國產業結構,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改變大而不強的局面。而戰略新興產業不是一兩個企業實現突破就能做起來的,需要整個產業鏈的提升和支撐。
張可亮認為,“專精特新”就是指揮棒,讓企業向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新穎化方向發展,從“三低一弱”(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低質量、弱品牌)向“三高一強”(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質量和強品牌)轉型升級。
2021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現全年營收3.7萬億元,同比增長超30%,增速高于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約11個百分點;全年利潤總額超3800億元,營業收入利潤率超10%,比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高約4個百分點。
此外,從行業分布來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布于制造強國戰略重點領域——高端新材料、5G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數量最多,分別達2242家、941家、892家,分別占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數的23%、10%、9%。
“從科技創新的角度看,中小企業靈活性更強,能夠更敏感地捕捉到創新機會。”李求索表示,制造業的產業鏈條往往較長,上中下游的分工較為細致。對于一些市場規模不大、但相對附加值不低的環節,正適合中小企業布局。
近日發布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報告(2022)》顯示,截至2021年底,約半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主導產品國內細分市場占有率為10%至30%,其中,有235家企業的主導產品國內細分市場占有率達到了90%以上。
資本市場
為“小巨人”插上騰飛翅膀
數據顯示,37%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近3年曾申請銀行貸款,87%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存在融資需求。而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為服務創新型企業的專業化平臺,近年來,持續助力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一批創新能力強、專業化程度高,有特色的“小巨人”借力資本市場實現穩健發展。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9日,前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中有760家企業已完成上市,公開發行募集資金3068.72億元。其中,有162家在滬深主板上市,237家在科創板上市,327家在創業板上市,30家在北交所上市。
從板塊分布來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目前主要集中在創業板與科創板。而自去年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設立以來,其正逐漸被市場視為專精特新小巨人等中小企業于資本市場的主陣地。
目前北交所已運行近一年,上市公司數量達114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42家,占比37%,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合計達73.2億元。
“登陸資本市場既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規范發展的契機,也是加速發展的推進器。”張可亮表示,北交所的成立,使得資本市場服務創新型企業的布局更加合理、渠道也更加多元。
鄧海清表示,中小企業是中國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關鍵力量。然而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多、規模小、財務信息不規范不透明,其融資難、融資貴更是長期以來的難題。北交所為許多中小微企業拓展了融資渠道,降低了融資成本,提高了融資效率。
當前,我國資本市場處于注冊制改革扎實推進的過程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日臻完善,針對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規模的中小企業上市通道已基本暢通。未來,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的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將借力資本市場的改革春風做優做強。
11:00 | 中光防雷2024年營收4.26億元 繼續... |
10:59 | 鴻蒙智行生態再擴容 智界R7增程新... |
10:58 | 天娛數科2024營業收入15.79億元 智... |
10:57 | 中科海訊2024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 |
10:57 | 北陸藥業2024年收入穩健增長 凈利... |
09:58 | 華夏銀行:穩中求進 以進促穩 奮力... |
09:37 | ST步步高成功摘帽 全力打造湖南本... |
09:35 | 稅友股份2024年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 |
09:33 | 凌志軟件2024年營收凈利均同比增長 |
09:30 | 天安新材2025年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 |
09:29 | 兆新股份:以長期主義引領未來發展... |
09:28 | 天倫燃氣發布2024年度報告 派息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