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期在即,全國各地過節氛圍漸濃,多地餐廳、景區、酒店紛紛推出中秋、賞月主題的服務和套餐,簡裝平價月餅成為消費者首選,大閘蟹訂單更是爆滿。美團數據顯示,中秋當晚“團圓餐”線上訂座率同比增長49.6%;8月20日至9月5日的月餅銷量同比增長24%,其中30元以下的簡裝小份月餅銷量占95%;鮮活大閘蟹銷量同比更是大增144%。
“團圓餐”線上訂座率增長
如今,線上提前預訂餐廳成為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不少餐飲門店已經提前迎來了“團圓餐”預訂潮。美團數據顯示,中秋當晚,平臺上餐廳的預訂量同比增長49.6%,受消費者歡迎的品類是本幫江浙菜、粵菜和火鍋,座位預訂量分別占比34.8%、15.5%和9.2%,上海、北京和杭州三城的預訂量最高。
上海市民李佩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自己一早就在線上預訂了徐家匯路的一家本地菜餐廳,還購買了店里的“中秋10人宴”堂食套餐,準備中秋節當晚和家人吃頓團圓飯。“套餐價格有優惠,剛好又是吃螃蟹的季節,也正好嘗嘗。”李佩說。
很多餐飲商家都在為迎接中秋客流提前籌劃,上線主題套餐。紫光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迎中秋,門店的備貨量已經提升至日常的3倍多,清真烤鴨、手撕雞、扒肉條、月餅都是中秋當天的熱銷產品。“顧客在來門店消費前,已經習慣先在美團、大眾點評等平臺搜索套餐。為此,我們已通過平臺上線了月餅團購、多人團圓套餐等多種特色套餐供給,以便更好地滿足本地消費需求。”該負責人表示。
上海灘餐廳(BFC外灘金融中心店)是上海一家黑珍珠一鉆餐廳,餐廳相關負責人任女士告訴記者,門店在中秋節當晚及小長假前的座位早已訂滿,今年中秋節的訂座情況超出預期。
美團數據顯示,9月以來,平臺上“中秋賞月”等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191.9%。在出行安排上,北京、上海、陜西、湖北、湖南五地均有近四成的市民,選擇提前2天以上預訂景點門票。
簡裝平價月餅成大眾首選
作為中秋標配的月餅,也成為消費者近期的必備食品之一。日前,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發文指出,堅持月餅的大眾食品屬性,減少包裝材料的過度使用。從各個平臺數據來看,平價、傳統成為今年中秋月餅的關鍵詞,月餅市場逐漸回歸理性。
美團優選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各地消費熱情不減。8月20日至9月5日半個月內,平臺上的月餅銷量相比8月初增長460%,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4%。其中,30元以下的簡裝、小份月餅銷量占到95%,平價月餅成為消費者首選。地方特色“老月餅”銷量同比上漲79%。其中,老鼎豐銷量同比增長248%,知味觀銷量同比增長223%,金九銷量同比增長108%,有“中華老字號”之稱的廣州酒家月餅銷量同比增長22%。
廣州酒家全國銷售總監賴小劍表示,近幾年,廣州酒家加速線上零售布局,尤其是通過社區電商新模式布局城鄉市場。從成交量上可逐漸看到效果,社區電商的銷售額增長幅度最突出,吸引了很多年輕消費者。
家樂福采購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年來,家樂福一直在強化月餅供應鏈和消費場景的建設,今年中秋也是家樂福月餅種類最為豐富的一年。根據各大區月餅消費的差異化,家樂福聯合各區域頭部品牌,搭建特色化中秋消費專區,并在“特色”基礎上,將各地代表品牌的爆款實現跨區域供應。“散裝和簡裝月餅銷量相比往年持平,整體價格變化不大,主流消費價格帶仍在80元-150元左右。此外,還有實付500元返100元、部分爆款買一送一等活動。”上述負責人表示。
大閘蟹銷量大增
秋風起,蟹腳癢,如今開始進入吃蟹的季節。美團外賣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前一周,平臺上的鮮活大閘蟹搜索量同比增長超30倍,銷量也同比增長144%,北京、成都、深圳、廣州、武漢成為中秋前吃蟹最多的幾大城市。
“即時零售能夠做到大閘蟹‘最快30分鐘送達’,最大程度保證了商品的新鮮,而且許多入駐平臺的商家還提供‘死蟹包賠’服務。”美團外賣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每天下午17點是購買大閘蟹高峰期,16點至18點的訂單占全天訂單量的近35%。
盒馬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2015年以來中秋來得最早的一年,雖然陽澄湖產區的大閘蟹“缺席”了中秋,但商家備足了其他產區的大閘蟹助陣節日,比如來自江蘇鹽城大縱湖產區5000畝基地的直采大閘蟹已擺上盒馬的貨架。
“今年大閘蟹出現了中秋前供貨緊張的現象,原因除了中秋來得早,還有8-9月華東地區的持續高溫干旱,抑制了大閘蟹的脫殼與生長。江蘇占據我國大閘蟹產量超過四成,盒馬在江蘇鹽城大縱湖產區有5000多畝大閘蟹養殖基地,從年初開始,我們的基地采購團隊就通過多方調研,做足了提前籌備。”盒馬水產采購負責人李子涵告訴記者。
去年用蟹券兌換大閘蟹的北京市民徐海喬,今年選擇了外賣訂購。“去年在網上買了蟹券兌換大閘蟹,準備中秋當作禮物送給親戚,結果排了好幾個月才兌上,索性今年就直接用外賣買了。雖然陽澄湖大閘蟹還沒下來,但其他地方的螃蟹也不錯,下完單立刻可以收到新鮮活蟹,很方便。”徐海喬表示。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