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召開,進一步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努力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確保運行在合理區間。
本次會議決定實施的舉措涵蓋財政、金融、穩產業鏈供應鏈、促消費和有效投資、保能源安全等領域,尤其是針對兜底民生、紓困企業出臺了多項增量政策。
國盛證券表示,此次國常會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措施,是對4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相關穩增長政策的具體落實,將穩住經濟基本盤,并有效推動消費、地產、基建等行業的持續復蘇。隨著地方政府對政策的逐項細化和實施,相關板塊的龍頭企業有望持續受益,或有助于A股市場進一步走強。
財政及相關政策
全年退減稅2.64萬億元
會議決定,在更多行業實施存量和增量全額留抵退稅,增加退稅1400多億元,全年退減稅2.64萬億元。
同時,會議明確將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5個特困行業緩繳養老等社保費政策延至年底,并擴圍至其他特困行業,預計今年緩繳3200億元。
申萬宏源認為,會議提出擴大留抵退稅、擴大延長緩繳社保費、保障貨運通暢等三方面措施,其中前兩項合計新增約4600億財政支持,顯示政策層面可能將當前生產困難主要歸因于貨運不暢導致的暫時沖擊,可能預期后續生產端韌性較強反彈力度較大。
金融政策
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
額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
會議提出,今年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貨車車貸、遇困個人房貸消費貸,支持銀行年內延期還本付息;汽車央企發放的900億元貨車貸款,要銀企聯動延期半年還本付息。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此次國常會對于金融政策的安排非常恰當和及時,而且發力精準。主要針對的是受疫情沖擊較大的中小微企業和居民,從而發揮穩定市場主體、加快經濟復蘇的作用。
明明表示,除了本次國常會進一步發力外,近期再貸款工具落地、LPR下調等,都在不斷刺激信貸需求的釋放。該機構認為,預計5月信貸緩慢復蘇,但難現大幅好轉,6月市場或將有明顯提振。配置策略上,融資需求逐步修復或將抬升利率中樞,長期來看權益資產配置性價比會逐步顯現。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稱,工具擴容主要是為應對復雜的經濟環境而出臺增量支持政策,進一步加大對受困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激發微觀主體活力,穩定就業,促進內循環,加快推進經濟回歸正軌。
促消費和有效投資
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
會議提出,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
中信證券認為,購置稅減免是拉動汽車銷量最有效的政策之一,政策力度超市場預期,有望拉動100-200萬乘用車新增需求。汽車行業最差時間已經過去,未來有望持續邊際好轉,看好汽車行業的整體復蘇和長期發展,當前時點建議超配汽車板塊。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國常會提出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上此前5月20日5年期以上LPR報價下降15BP,以及近期各地因城施策推出穩房地產舉措,這些都有助于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運行。
申萬宏源表示,推出階段性減征乘用車購置稅600億、遇困個人房貸消費貸年內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直接利好占比較大的燃油汽車需求。同時期待穩定地產投資竣工政策見效,避免更大范圍的后地產周期可選商品消費下滑。與此同時,大規模發放消費券、年內個稅減稅促消費可能性下降。
此外,該機構認為,地產需求再度得到強調,但因城施策仍是核心思想,中西部、二三線地產需求是核心關切,城鎮化和地產政策核心邏輯已經更加注重結構均衡,可能刺激一線和東部地產泡沫的措施實施概率仍低。
支持發行3000億元鐵路建設債券
會議指出,優化審批,新開工一批水利特別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舊小區改造、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引導銀行提供規模性長期貸款。啟動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改造。支持發行3000億元鐵路建設債券。
華泰證券表示,地方專項債和國債都有可能部分用于提振基建投資需求,力求三季度形成實物工作量。考慮到疫情對基建前期準備、土地整理、項目環保測評、以及跨省合作帶來諸多不確定性,預計國企牽頭、符合國家長期戰略、且為“點狀”分布形態的項目更容易順利立項實施。
申萬宏源則傾向于再度上修全年廣義基建投資增速預期1個百分點至8%左右,該機構表示,應當看到,長期績效管理強化的要求并未松動,同時也主要期待長期貸款支持融資,而非特別國債直接增加政府債務負擔。
該機構認為,新增財政負擔尚可騰挪出空間,貨幣政策靠前發力已經基本完成,預計下半年實際GDP同比或可小幅推升至6.0%以上,全年實際GDP有望接近5.0%,兼顧穩增長和結構優化。
對于基建投資可能在哪些領域存在更多“增量”空間,華泰證券指出,結合當前的客觀環境和制約,電力新能源領域、國防、農業水利等領域的基建投資實施阻力更小。
00:38 | 智駕普惠疊加政策驅動 新勢力車企... |
00:38 | 氫能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提速 發展路... |
00:38 | 增信心抓落實 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 |
00:38 | 國務院國資委就“人工智能+”密集... |
00:37 | 貴州茅臺去年凈利潤超862億元 經營... |
00:37 | 金帝石油擬斥資約42億元要約收購ST... |
00:37 | 賞花經濟激發消費活力 繪就縣域文... |
00:37 | 小帳篷撐起大市場 上市公司掘金萬... |
00:37 | 神州數碼去年研發投入超4億元 持續... |
00:30 | 超千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報 高額分紅... |
00:30 | 聚勢“人工智能+” 廣州“熱帶雨林... |
00:30 | 飛行汽車生產領域最大銀團貸款誕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