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成都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出臺《關于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通知》,發布4條樓市新政,包括:
優化預售辦理條件。允許企業在符合土地出讓合同約定的開竣工時限前提下,按棟辦理預售許可證進行銷售。
優化預售資金監管。支持各區(市)縣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在《成都市商品房預售款監管辦法實施細則》明確的監管額度核算方式、標準下,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項目預售資金監管額度。
優化家庭住房總套數認定標準。近郊區(市)縣已購或新購住房不納入中心城區購房時家庭名下住房總套數計算。
優化無房居民家庭認定標準。購房人及其家庭成員在我市無自有產權住房且登記購房之日前2年內無住房轉讓記錄的,認定為無房居民家庭。
其中后兩方面市場關注度相對更高。
在優化家庭住房總套數認定標準方面,成都近郊區(市)縣已購或新購住房不納入中心城區購房時家庭名下住房總套數計算。
即居民擬在成都中心城區新購住房的(包括商品住房及二手住房),其家庭成員位于近郊區(市)縣(東部新區、青白江區、新津區、簡陽、都江堰、彭州、邛崍、崇州、金堂、大邑、蒲江)的住房,不再納入家庭住房總套數計算。
在優化無房居民家庭認定標準方面,購房人及其家庭成員在成都無自有產權住房且登記購房之日前2年內無住房轉讓記錄的,認定為無房居民家庭。
優化前成都原有無房居民家庭認定標準中的交易年限為“2016年10月1日開始,在成都市沒有住房轉讓交易記錄”。
供需兩端齊發力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表示:成都本次政策的亮點在于供需兩端齊發力。
當前市場的購買力下降,供應端在市場恢復不及預期下,銷售回款壓力仍存,若想促進房地產市場加速實現內部循環,供應端也應該受到政策的支持。
具體來看,成都在供應端優化預售辦理條件及優化預售資金監管,這一方面使得優質項目更加快速入市,另一方面加大了房企項目的運營效率,為房企提供一定的支持;需求端則是優化家庭住房總套數認定標準,近郊區住房不納入中心城區的家庭名下住房,以及優化無房居民家庭認定標準,從無住房轉讓記錄改為前2年內無住房轉讓記錄,“這兩條措施相當于放松了限購力度”。王小嬙認為。
成都樓市有望企穩
信號意義明顯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成都一季度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下降20%,與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一季度銷供比接近1.5,企業推盤意愿不足,但旺盛的客戶需求仍支撐成都市場成交量保持平穩。4月供需保持環比下降,但成交總量在全國仍處于第一梯隊。
中指研究院四川公司研究總監蘇宇認為,造成市場低溫運行的原因來源于幾方面:
金融政策雖有所放松,但企業融資環境尚未產生實質性改善,籌資性現金流入仍不充足;消費者購房意愿減弱,換房需求延遲釋放明顯,剛需客群觀望情緒加重,影響市場成交量;銷售端承壓,影響企業經營性現金流入,企業建設意愿降低,進一步影響市場供應量。
“成都產業人口快速涌入,從進一步保障新增人口合理住房需求的邏輯來講,出臺優化政策具有迫切性。”蘇宇表示。
來自諸葛找房的數據顯示,相較之下,成都樓市在今年的市場表現中優于其他城市,1-4月成都新房成交43040套,同比下降20.9%,降幅低于其他城市。王小嬙指出:“成都本次優化樓市調控政策,有利于市場需求的釋放,成都有望率先實現成交企穩。”
中指數據顯示,4月成都新房平均價格1.26萬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23%,高于百城平均漲幅;二手房平均價格1.86萬元/平方米,環比下降0.41%,低于百城平均漲幅。
成都某品牌房企區域運營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本次政策力度較小,對市場的實質性助力或不大。“但成都之前的限購政策在全國來說都是非常嚴格的,這次也適當放寬,說明政策后續有逐步松動的可能。”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成都此次政策對于家庭住房套數和無房家庭的認定,客觀上使一些家庭后續可購房資格或名額增加。
另外,成都政策具有信號意義,說明新一線城市政策放松可能是近期的大方向和趨勢。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則認為,成都此次的政策變化具有風向標意義,新一線城市優化樓市調控政策或是近期的大方向和趨勢,客觀上對于全國其他城市也有示范的效應。
00:38 | 智駕普惠疊加政策驅動 新勢力車企... |
00:38 | 氫能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提速 發展路... |
00:38 | 增信心抓落實 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 |
00:38 | 國務院國資委就“人工智能+”密集... |
00:37 | 貴州茅臺去年凈利潤超862億元 經營... |
00:37 | 金帝石油擬斥資約42億元要約收購ST... |
00:37 | 賞花經濟激發消費活力 繪就縣域文... |
00:37 | 小帳篷撐起大市場 上市公司掘金萬... |
00:37 | 神州數碼去年研發投入超4億元 持續... |
00:30 | 超千家上市公司披露年報 高額分紅... |
00:30 | 聚勢“人工智能+” 廣州“熱帶雨林... |
00:30 | 飛行汽車生產領域最大銀團貸款誕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